[发明专利]一种无间隙切极片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18695.1 | 申请日: | 202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贵;方培喜;朱新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徕木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14 | 分类号: | B21D28/14;B21D55/00;B21C51/00;B21D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415907 湖南省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隙 切极片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间隙切极片模具,包括上压板、微调固定座、微调螺丝、上切刀座、上切刀、下压板、下切刀座、下切刀和限位保护块,其中微调固定座连接于所述的上压板下方;上切刀座通过所述的微调螺丝与微调固定座连接;上切刀设于所述的上切刀座上;下切刀设于所述的下切刀座上;限位保护块连接于所述上切刀座上,限位保护块的上表面设于上切刀下行的最大行程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限位保护块的设置减少了上切刀向下位移的行程,使得下切行程恰好完成极片的切割,节省了无用的下切行程,显著的避免了刀刃的磨损;通过水平的微调结构使得上切刀与下切刀的配合间隙可减小为0.003mm,避免了因为纤维丝方向而产生的毛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作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间隙切电池极片模具。
背景技术
在能源行业的可再生电池领域中,主要使用电池极片来储存电荷电量,而极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寿命及其质量,所以说电池极片的好坏对品质及环境起到直接的影响,是决定电池极片品质的主要因素。电池极片的品质主要在于:第一是储存电荷的金属极片,第二就是金属极片的加工品质,第三就是生产环境,所以在极片加工中切极片模具尤其重要,极片模具的精度高度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今在我国电池行业,主要存在电池短路、断面不良、毛刺,特别是当电池封装并经过高压处理后,电池里面的绝缘纸在电解液的电化学反应下变得极为脆弱,极易因为电极片上毛刺穿透作用而破损,外加生产环境的影响和离子的腐蚀作用,只要毛刺偏大就容易产生短路电池,造成电池无电。
现在市场上的蓄电池问题较多,如储电时间短、寿命短、废品及不良率高、造成成本高、严重污染环境等等,为了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在极片模具的研究上势在必行。而现在模具的改进上还是采取原始的单一增加导向精度、垂直度等等,但仍然无法克服极片底层由于纤维丝的方向而产生的毛刺,这便严重影响了电池极片的断层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无间隙切极片模具,即一种无间隙切极片模具,可对上下刀面间的间隙进行调节,通过水平的微调结构使得上切刀与下切刀的配合间隙可减小为0.003mm,如此显著的提升了切割精度,增加刀刃部的切割压强,避免了因为纤维丝方向而产生的毛刺,如此大大减少了切面上的毛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中无间隙切极片模具,包括上压板、微调固定座、微调螺丝、上切刀座、上切刀、下压板、下切刀座、下切刀和限位保护块。
微调固定座,连接于所述的上压板下方;
微调螺丝,贯穿所述的微调固定座;
上切刀座,通过所述的微调螺丝与微调固定座连接;
上切刀,设于所述的上切刀座上;
下压板,设于上压板下方;
下切刀座,设于下压板上方;
下切刀,设于所述的下切刀座上;
限位保护块,连接于所述上切刀座上,限位保护块的上表面设于上切刀下行的最大行程处。限位保护块可设为柔性结构,并在限位保护块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微处理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电信号,并控制上压板上方的气缸停止向下推动,如此便减少了上切刀向下位移的行程,使得下切行程恰好完成极片的切割,因为两刀间隙极小,节省无用的下切行程可以显著的避免刀刃的磨损。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调螺丝水平贯穿微调固定座并连接于上切刀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调固定座中开设有与微调螺丝匹配且贯穿微调固定座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微调螺丝的端部由螺纹孔穿出并与上切刀座固定连接。微调螺丝拧动后可进行上切刀与下切刀间隙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徕木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徕木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18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化915MHz微波解冻设备
- 下一篇:一种类蜻蜓式双扑翼微型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