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离子棒的放电电极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6110.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1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星;李鹏;杨庆瑞;罗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4 | 分类号: | H05F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离子棒 放电 电极 组件 | ||
一种用于离子棒的放电电极组件,属静电消除领域。其放电极组件包括放电极、电极套和电极座;放电极与电极套套装设置,电极套的首端与电极座连接,电极套的末端与离子棒中的线路板连接;在电极座中设置有气道;放电极的纵向轴线与气道的纵向轴线重合;气道包含依次连接的进气段、混合段、收缩段、喉口和扩张段;扩张段的末端构成电极座的气道出口;气道出口为一个喇叭状开口结构。其通过优化进气结构、气道结构、出气结构以改善离子化气流的输出状态,使离子棒在沿其长度方向上各个放电电极组件的输出气量均匀,在同一垂直测试距离上,离子棒两侧水平方向上气流运动状态一致,能取得更均衡、更快速的静电消除效果和获得角度更大的消电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电消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使棒状消电装置消电性能一致的放电电极组件。
背景技术
离子棒是一种通过向带静电物体输送正负离子,以中和带电物体表面静电荷的消电装置。其输送离子的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其一是靠放电极所产生的高压电场及带电物体表面相反电荷所形成的电荷场的综合电场力的作用下,输送到带电物体表面,此种方式的最大缺陷是离子的输送距离较短,超过15cm距离时,其输送能力就明显减弱了;其二是利用外接的压缩空气(亦称压缩气流,简称气流)从放电极附近吹出,将放电极处产生的正负离子快速的输送至带电物体表面。
例如,本申请人此前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高功率离子棒”(授权公告日:2012.03.07,授权公告号:CN 202160327 U),即是采用上述第二种类型工作模式的静电消除装置。其采用长条状的棒状结构,通过现场压缩空气总管外接输入的压缩空气,从离子棒的一端进入,通过设置在棒身中的通气孔或气道,传送至每个放电极处的出气孔处,向外输出压缩空气,形成气流,将放电极处产生的正负离子快速的输送至带电物体表面。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此类离子棒放电极组件的结构设计,对压缩气流的输送状态有着极大的影响,进而对离子棒的消电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现有的离子棒因放电极组件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会产生如下现象:
1、如图1中所示,压缩空气(图中标注为压缩气流输入a)经总进气口端(图中标注为带节流阀气源接头b)输入至离子棒(图中用LZB标识),经总供气管输送至各个放电极组件c处,经放电极处的出气孔处向外输出压缩空气,形成气流。
在总的压缩空气输入压力一定时,沿离子棒长度方向上,由于存在一个压缩空气气压梯度下降的现象,使得各个出气孔处的输出气流量不均匀,离总进气口端(图中为左侧端)近的出气孔输出气流量大,离总进气口端远的出气孔输出气流量小,致使离子棒在同一垂直位置(图中以距离300来表示)下的两端(即离总进气口端近的一端和离总进气口端远的另一端,亦即图中离子棒的左侧端和右侧端)的消电性能不一致,具体体现如消电时间有快有慢(意味着图中靠左侧的第一平板电荷测试仪P1接收到的正、负离子量,要多于靠右侧的第三平板电荷测试仪P3所接收到的正、负离子量),平衡电压时高时低;
2、如图2中所示,在总的压缩空气输入压力一定时,同一个放电极组件c处的输出气流状态紊乱,同一垂直测试距离下,由于离子棒LZB两端在水平方向上的气流速度大小不一(意味着图中棒前平板电荷测试仪P4与棒后平板电荷测试仪P5 所接收到的正、负离子量不相等或不相近),造成消电时间不一致;
3、气流量消耗大,气流压降过大,导致气流速度降低,消电时间缓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平静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61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型扫描定位板及足型扫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移动式泥浆振动分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