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屉式无人机挂载式伤员运输吊舱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75005.6 | 申请日: | 201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6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闵功灵;张健;石渊博;张靖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B64D9/00 | 分类号: | B64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屉 无人机 挂载式 伤员 运输 | ||
一种抽屉式无人机挂载式伤员运输吊舱,其包括舱体单元和插板单元;舱体单元包括筒状的舱本体;舱本体的第一端由第一端板封闭,第二端为敞口;舱本体内周的两侧安装有导轨;导轨上侧形成有凹槽;舱本体外侧的正上方形成有沿舱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脊,脊上形成有挂载孔;插板单元包括插板本体,插板本体插入于舱本体内,用于承载伤员;在插板本体的两侧形成有滚轮,位于插板本体的下方;滚轮容纳在导轨的凹槽中;插板本体的第二端固定有第二端板,用于封闭舱本体的第二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吊舱。
背景技术
地震、海啸、火灾、交通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不可避免,恐怖袭击以及军事作战行动时有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等问题受到全世界高度重视。一直以来,如果在“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则可大幅提升火线伤员的早期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率。如何在最短时间给予伤员必要救治,将其快速转运至上级救治机构,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
灾害及其引发的次、衍生灾害具有多样性、严重性、破坏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给伤员转运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传统的伤员后送主要依靠人力担架搬运、陆地车辆运输工具、救护直升机和医疗船舶等方式;此外,国外已将各种形式的地面机器人也逐渐应用于伤员后送工作。但上述方式易受灾害现场环境、交通情况、地形地貌、力量部署和场地等限制,导致救援人员、陆地交通工具、舰船、直升机和地面机器人难以快速到达灾害现场,伤员后送工作只能人工搬运,影响工作效率,且极易造成伤员的二次损伤。
目前无人机技术主要用于灾害现场实时监视、灾后伤员搜寻、物资投送、医疗用品运送和现场干预、通信中继和灾后灾情评估等工作,积极探索和拓展无人机技术在伤员后送方面的论证和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无人机挂载式伤员运输吊舱,通过直接挂载的方式快速实现短距战术区域伤员转运,将有利于提升任务区域伤员转运效率。
本申请的抽屉式无人机挂载式伤员运输吊舱,其包括舱体单元和插板单元;
舱体单元包括筒状的舱本体;舱本体的第一端由第一端板封闭,第二端为敞口;舱本体内周的两侧安装有导轨;导轨上侧形成有凹槽;舱本体外侧的正上方形成有沿舱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脊,脊上形成有挂载孔;
插板单元包括插板本体,插板本体插入于舱本体内,用于承载伤员;在插板本体的两侧形成有滚轮,位于插板本体的下方;滚轮容纳在导轨的凹槽中;插板本体的第二端固定有第二端板,用于封闭舱本体的第二端。
优选地,第二端板结合在舱本体的第二端内。
优选地,舱本体的第二端上形成有缺口;第二端板上端形成有凸起部;凸起部容纳在该缺口中;凸起部形成有结合孔;脊的第二端延伸超过舱本体的第二端,并插入所述结合孔中;脊的第二端上形成有闩锁孔。
优选地,所述挂载孔为多个。
优选地,在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一个挂载孔。
优选地,第二端板的外侧形成有把手。
优选地,第一端板的外侧也形成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舱本体形成为圆筒状。
通过本申请的抽屉式无人机挂载式伤员运输吊舱,可以拉出插板本体,将伤员放在上面后再插入舱本体中,通过闩锁固定好第二端板,通过挂载孔,将整个用无人机吊舱挂在无人机下方,由此实现伤员的快速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抽屉式无人机挂载式伤员运输吊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抽屉式无人机挂载式伤员运输吊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75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电子设备支架的车内后排折叠桌
- 下一篇: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架防锈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