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5G双极化室内分布全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5401.7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6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向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尔创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36;H01Q1/38;H01Q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室内 分布 全向天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5G双极化室内分布全向天线,包括椎体金属振子、PCB板振子、塑胶固定支架、金属固定馈脚,所述塑胶固定支架上端固定连接PCB板振子,所述PCB板振子上设置有第一端口,所述PCB板振子上还设置有第二端口,所述PCB板振子上端通过金属固定馈脚连接椎体金属振子。所述塑胶固定支架为圆片状,且所述塑胶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塑胶固定支架的直径大于所述PCB板振子的直径。较传统5G室分天线而言能满足从2G、3G、4G、5G全频段的要求,通过交叉采用正交双极化的方式解决隔离度的问题。优点:性能好,天线效率高,功耗小,能满足2G、3G、4G、5G全频段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结构,具体为5G双极化室内分布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现今室内吸顶分布天线的种类繁多频段各异,消费者对室内吸顶分布天线要求频率覆盖范围广且低成本;基于此类似外观ID,一种由锥体金属振子与PCB板水平振子设计方案,频率覆盖范围了2G、3G、4G和5G的使用频段,低频覆盖820MHz-960MHz,高频覆盖1710MHz-3000MHz。
传统5G室分天线采用多个小天线叠加的设计方式来满足5G室分的要求,优点:设计比较容易,体积较小。缺点:天线效率较低,功耗大,隔离度差且只能满足5G频段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善现有技术中天线效率较低,功耗大,隔离度差且只能满足5G频段的要求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5G双极化室内分布全向天线,包括椎体金属振子、PCB板振子、塑胶固定支架、金属固定馈脚,所述塑胶固定支架上端固定连接PCB板振子,所述PCB板振子上设置有第一端口,所述PCB板振子上还设置有第二端口,所述PCB板振子上端通过金属固定馈脚连接椎体金属振子。
优选的,所述塑胶固定支架为圆片状,且所述塑胶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塑胶固定支架的直径大于所述PCB板振子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PCB板振子的中心位置,所述PCB板振子为圆片状。
优选的,所述椎体金属振子上端为圆柱结构,下端为倒锥的结构。
所述椎所述优选的,所述体金属振子的下端的中心连接第一端口。
优选的,所述金属固定馈脚的材料为锡。
优选的,所述PCB板振子正反面均有用于信号连接的锡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较传统5G室分天线而言能满足从2G、3G、4G、5G全频段的要求,通过交叉采用正交双极化的方式解决隔离度的问题。优点:性能好,天线效率高,功耗小,能满足2G、3G、4G、5G全频段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5G双极化室内分布全向天线的俯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5G双极化室内分布全向天线的侧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5G双极化室内分布全向天线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振子的正面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B板振子的背面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5G双极化室内分布全向天线的第一端口输出820-960MH高频1710-2690MHz的驻波比;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5G双极化室内分布全向天线的第一端口输出820-960MH高频1710-2690MHz的无源效率/增益;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5G双极化室内分布全向天线的第二端口输出高频1710-2690MHz的驻波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尔创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尔创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5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