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56565.2 | 申请日: | 201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0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蔡金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00 | 分类号: | B60B1/00;B60B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轮具结构,本实用新型凭借一轮圈、一花毂、复数轮辐钢丝及复数形成于该轮圈的内缘周面并相对位于各该轮辐钢丝的相对立向连结位置的迫抵端面所相对构成;本实用新型凭借各该轮辐钢丝的中心轴线、该轮圈所对应迫抵端面及该花毂为相对配置角度是为垂直立向面,使该第一螺帽件及该第二螺帽件锁固于该轮辐钢丝的该第二连结螺段并紧固于该轮圈时,该第一螺帽件及该第二螺帽件的相对该轮圈的接触端面可完全贴触迫抵于所相对应的该迫抵端面,令该轮圈的使用上为对准轮轴中心进而受力平均,使本实用新型的轮圈整体的结构强度可大辐提升且增加结构的稳固,不易产生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具结构,尤其是一种该轮圈及该花毂凭借该复数轮辐钢丝的双向直立螺组结合时,该轮圈的使用上为对准轮轴中心进而受力平均,令本实用新型的轮圈整体的结构强度大辐提升且稳定,不易产生变形的创新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一般轮具可应用于轮椅或自行车所使用,随着世代演变轮具都在不断地改进各种不同组件以增加强度。现有的车轮组结构主要由外围的轮圈、中心花毂及连结于轮圈与花毂之间的复数轮辐钢丝所形成,该轮圈内壁穿设复数的穿孔,且各轮辐钢丝一端固接于花毂,而轮辐钢丝另一端穿设穿孔至轮圈内,并利用一固定件与轮辐钢丝相互锁接固定。但由于轮圈在加工时大部份都采用铝挤方式制造成形,当该轮辐钢丝加上固定件锁紧螺帽后,轮辐钢丝锁固的螺帽与轮圈内壁接合的接合面系呈一圆弧面,导致固定件及螺帽无法与轮圈的穿孔外缘端面完全贴合,严重者造成偏斜受力不平均,进而无法对准轮轴中心,造成轮圈整体的结构不稳固;另外,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442280自行车轮圈组合装置,其包括一轮圈、一车轮毂及复数辐条,其中:该轮圈内侧设有复数组接件,各组接件设有一组设于轮圈内的内埋端,以及一外露于轮圈内侧的结合端;各辐条设有一组设于车轮毂的固设端,且于另一端设有一与组接件的结合端相互卡固的卡固槽;然而该现有轮圈内侧设有复数组接件并非凭借螺锁结合,仅凭借卡固连结方式容易造成结构强度不足,如长期轮体在震动状态容易造成卡固连结元件脱落或断裂。
鉴于以上的现象,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乃基于多年制作的经验,进而实用新型出使用上为对准轮轴中心进而受力平均,令本实用新型的轮圈整体的结构强度大辐提升且结构稳固,不易产生变形的轮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轮具结构;其所欲解决的问题点,是针对现有轮圈在加工时大部份都采用铝挤方式制造成形,当该轮辐钢丝加上固定件锁紧螺帽后,轮辐钢丝锁固的螺帽与轮圈内壁接合的接合面系呈一圆弧面,导致固定件及螺帽无法与轮圈的穿孔外缘端面完全贴合,严重者造成偏斜受力不平均,进而无法对准轮轴中心,造成轮圈整体的结构不稳固的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轮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轮圈,其内缘周面环状均布有复数贯穿部,该轮圈内部中心处设一花毂,该花毂两侧对应该轮圈的各该贯穿部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内螺孔,该贯穿部及该内螺孔分别凭借复数轮辐钢丝相对交错结合组装,其中该轮辐钢丝分别具有一第一连结螺段及一第二连结螺段,该第一连结螺段螺组穿伸于该花毂二侧的内螺孔后,再凭借一螺组件螺组结合所伸出的该第一连结螺段,而该第二连结螺段穿置于该轮圈的各该贯穿部后,再凭借一第一螺帽件及一第二螺帽件相对螺锁于该第二连结螺段,并使该第一螺帽件及该第二螺帽件对锁于该贯穿部周缘内外端面位置;
复数迫抵端面,分别形成于该轮圈的内缘周面并相对位于各该轮辐钢丝的相对立向连结位置,也即一单位的轮辐钢丝立向对位于一单位的迫抵端面,其中各该轮辐钢丝的中心轴线、该轮圈所对应迫抵端面及该花毂的相对配置角度为垂直立向面,而各该迫抵端面之间分别形成一角度转折区,使该第一螺帽件及该第二螺帽件锁固于该轮辐钢丝的该第二连结螺段并紧固于该轮圈时,该第一螺帽件及该第二螺帽件相对该轮圈的接触端面能够完全贴触迫抵于所相对应的该迫抵端面。
该轮圈为碳纤维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溢有限公司,未经申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565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微带滤波器的S参数测试夹具
- 下一篇:一种钢丝打结自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