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线切分棒材夹送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046200.1 | 申请日: | 2019-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6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任全;梁鸿;王东;杨国际;金兆民;刘炜;范思石;马志勇;刘嘎;闫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15/00;B21B39/34;B21B45/02;B21B39/02;B21B3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韩嫚嫚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分 棒材夹送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线切分棒材夹送辊装置,包括上辊轴和下辊轴,在两者的末端分别套设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辊辊子和下辊辊子。上辊辊子包括套设在上辊轴末端的辊环座套,在辊环座套的侧壁沿其周向设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套设有沿上辊轴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辊环,多个辊环能够沿上辊轴的轴向滑动。在环形凹槽的两侧槽壁以及每个辊环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环形安装槽,相邻两个环形安装槽内均嵌入一个防尘套环,每个辊环的两侧端面邻近其外壁的位置向其外壁方向形成斜面。本实用新型中的夹送辊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多根切分棒材因直径不一致而导致的夹送辊装置容易失效的问题,保证多线切分棒材生产线能够稳定、高效地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冶金轧钢高速线材生产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线切分棒材夹送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棒材生产线生产螺纹钢时,为了能够实现生产线的高产、高效,现今普遍采用多线切分的方法生产棒材。例如的螺纹钢棒材采用三切分(本实用新型以三切分为例进行说明,其他规格多切分类同)的方法进行生产,即精轧机最后一架轧机(K1轧机)同时轧出三根的螺纹钢棒材(简称轧件),相比单线生产,多线切分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此种多线切分生成线的轧后典型布置如图1所示,轧件经K1轧机01后,进入水冷装置02,之后通过收拢导槽03进入夹送辊装置04进行夹持,然后进入倍尺飞剪05进行倍尺分段。
其中,夹送辊装置04对轧件进行夹持的目的是消除轧件经过水冷装置02后轧件的抖动,保障轧件稳定输送给倍尺飞剪05进行倍尺剪切。如果不使用夹送辊装置04对轧件进行夹持,轧件在经过水冷装置02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水对轧件的阻力使轧件抖动,这样会影响轧件的冷却效果,使轧件出现冷却不均匀的现象。如果进一步提高轧件速度(速度更快可以进一步提高产量)会因为阻力太大而出现堆钢事故。
现有技术中夹送辊装置04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分别套设在上辊轴041和下辊轴042上的上辊辊子043及下辊辊子044为带槽的整体辊子,当轧件经过夹送辊装置04后,夹送辊装置04闭合夹持轧件,夹送辊装置04预设一定的超前率(例如比轧件实际速度高3%的超前率),以此来保障轧件与K1轧机01间稳定的张力,从而实现切分棒材的稳定生产。
但是,现有的此种夹送辊装置04会经常出现功能失效的情况,导致轧线堆钢或者轧线降速生产。这种原因主要是因为切分出来的三根轧件(第一轧件045,第二轧件046,第三轧件047)的直径并不完全相等,而且直径不等也是随机的,这在国家标准GB/T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的要求也是允许的,例如在国标中规定的螺纹钢公称直径范围为现有结构的夹送辊装置04闭合时,三个辊槽对应的尺寸是一致的,这样就会出现有的轧件已经夹住,有的轧件没有夹住的情况,进而出现夹送辊装置04失效的情况。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多线切分棒材夹送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线切分棒材夹送辊装置,能够有效解决多根切分棒材因直径不一致而导致的夹送辊装置容易失效的问题,保证多线切分棒材生产线能够稳定、高效地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线切分棒材夹送辊装置,能够防止多个辊环之间的缝隙内进入水、蒸汽、氧化铁皮等杂质,保证多个辊环进行正常的自适应分配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线切分棒材夹送辊装置,包括呈上下平行间隔设置的上辊轴和下辊轴,在上辊轴和下辊轴的末端分别套设有上下对应设置的上辊辊子和下辊辊子;上辊辊子包括套设在上辊轴末端的辊环座套,在辊环座套的侧壁沿其周向设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套设有沿上辊轴的轴向并排设置的多个辊环,多个辊环能够沿上辊轴的轴向滑动;在环形凹槽的两侧槽壁以及每个辊环的两侧端面上分别开设有环形安装槽,相邻两个环形安装槽内均嵌入一个防尘套环;每个辊环的两侧端面邻近其外壁的位置向其外壁方向形成斜面,下辊辊子包括套设在下辊轴末端的平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瑞信长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046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运行可控的立式活套
- 下一篇:一种多线切分棒材夹送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