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边坡植被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08399.0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康波;朱真;刘振宇;王晓华;吴志国;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鲁克(成都)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成都铁立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傅剑涛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被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植被防护结构,涉及生态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加固边坡,减少水土流失的边坡植被防护结构。边坡植被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网,防护网覆盖边坡并固定在边坡上;还包括展开结构和压紧结构;防护网包括金属网片和两层丝网,两层丝网分别连接在防护网两面;展开结构包括展开锚杆、横张紧绳和纵张紧绳,横张紧绳沿防护网宽度方向设置在防护网边缘并穿过金属网片的网孔,纵张紧绳沿防护网长度方向设置在防护网边缘并穿过金属网片的网孔,展开锚杆锚固在边坡上,横张紧绳和纵张紧绳绷紧且端部连接在展开锚杆上;压紧结构包括压紧锚杆和压紧片,压紧锚杆穿过防护网并锚固在边坡上,压紧片与压紧锚杆连接并压紧防护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植被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对边坡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大面积开挖与回填不仅会改变原有地形地貌、扰乱土壤结构、破坏植物群落、加剧水土流失,在坡度较大或构造不良的地方,还可能造成浅表层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同时也将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边坡生态防护主要是在边坡上种植植物或植物与工程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植物根系或工程结构固结边坡土壤以有效稳定边坡,从而达到保护边坡的目的。生态防护还在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以及协调周围景观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护方法。
植被护坡是边坡生态防护的一种,通常需要覆盖较厚的人工土壤,以满足植被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由于需要覆厚土的植被防护技术成本高、坡面基质荷载大、稳定性差、后期维护管理水平高,未得到大面积推广。此又出现了三维网、植生网、植生袋等植被防护产品,能够提高覆盖物的保水效应,为植被生产提高良好条件,应用时直接覆盖于坡面。
植生网和植生袋通常应用于无土壤或土壤很少,坡面本身难以长出植被的坡面,例如岩石坡面。植生网和植生袋内具有帮助植物生长的物质,其作用类似于土壤,或者植生网和植生袋内还加入了植物种子。中国专利CN101775808A公开了一种植生网护坡方法,其操作步骤包括:1、坡面整理;2、安装锚杆;3、制备护坡基质;4、坡面喷射护坡基质;5、铺挂植生网并固定;6、浇水及后期管理。
对于具有土壤,自身具备植被生长条件,只是需要防止水土流失的坡面,若应用植生网或植生袋则成本较高,无此必要。此类坡面目前通常采用三维网进行覆盖,三维网的网丝能够化解或者减小雨水和边坡水流的动能,从而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但现有三维网强度较低,容易变形导致原本被覆盖的坡面露出,也容易断裂,因此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加固边坡,减少水土流失的边坡植被防护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边坡植被防护结构包括防护网,防护网覆盖边坡并固定在边坡上;还包括展开结构和压紧结构;防护网包括金属网片和两层丝网,两层丝网分别连接在防护网两面,丝网由聚丙烯单丝随机排列制成;展开结构包括展开锚杆、横张紧绳和纵张紧绳,横张紧绳沿防护网宽度方向设置在防护网边缘并穿过金属网片的网孔,纵张紧绳沿防护网长度方向设置在防护网边缘并穿过金属网片的网孔,展开锚杆锚固在边坡上,横张紧绳和纵张紧绳绷紧且端部连接在展开锚杆上;压紧结构包括压紧锚杆和压紧片,压紧锚杆穿过防护网并锚固在边坡上,压紧片与压紧锚杆连接并压紧防护网。
进一步的是:边坡植被防护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防护网,相邻防护网的金属网片通过钢丝绳缝合连接。
进一步的是:防护网厚度为13~15mm,孔隙率为85~92%,抗拉强度不小于53KN/m。
进一步的是:金属网片由多根波浪形钢丝链式绞合连接形成,金属网片边缘,相邻两根钢丝端头缠绕两圈连接锁边。
进一步的是:金属网片网孔的形状为菱形,金属网片网孔的长对称轴沿防护网宽度方向设置,金属网片网孔的短对称轴沿防护网长度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鲁克(成都)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成都铁立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布鲁克(成都)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院;成都铁立士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083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质热处理用控制柜
- 下一篇:一种组合调节式副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