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液体废物与固体废物分离的废物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0456.6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5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伟;田艳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保伟 |
主分类号: | B02C13/09 | 分类号: | B02C13/09;B02C23/08;B01D33/03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展利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7 | 代理人: | 刘梦希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液体 废物 固体废物 分离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液体废物与固体废物分离的废物收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壁中部设置有入料斗,所述箱体内靠近入料斗的左侧置有转盘,所述转盘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冲击杆,所述冲击杆外壁设有若干组破碎齿,所述箱体后壁靠近转盘的后侧固定设置有电机,所述隔板左壁顶部固定设置有斜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冲击杆,废弃玻璃瓶由入料斗投入,并滑送至冲击杆,冲击杆及破碎齿与玻璃瓶冲击进行初步破碎处理,同时由于电机带动转盘的冲击杆自左向右快速转动,增加玻璃瓶向下冲击强度,使玻璃瓶与斜板的锥杆产生剧烈碰撞,进行二次破碎处理,保证玻璃瓶破碎的完全,利于后续固液分离,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物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液体废物与固体废物分离的废物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玻璃属于其中一种,但被丢弃玻璃瓶中往往会存在水或其他液体,不利于玻璃的收集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根据专利“201820369761.8”,可得知,一种环境工程固体废物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投物口,且壳体的顶部的内壁焊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胶合有第一斜板,固定板的底端通过铰链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一侧焊接有弹簧,且挡板的底端接触有支撑板,支撑板焊接在壳体的底部的内壁上,壳体的一侧的内壁焊接有第二斜板,且壳体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使玻璃掉落在胶合有锯齿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上,致使玻璃破碎,水流出玻璃瓶外,通过滤网流向壳体底部,电机正转,使转动杆旋转带动推动杆和推动块推动玻璃碎片,推开挡板使玻璃碎片掉落在壳体的底部,做到固液分离,使玻璃碎片和水等液体分开收集,便于玻璃的回收,同时方便了玻璃的下一步处理。
该废物收集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该废物收集装置采用斜板上方的锯齿破碎玻璃瓶进行固液分离,玻璃瓶的破碎程度严重不足,影响后续液体分离和该废物收集装置采用推送并转动玻璃碎片,但是推动块与玻璃碎片转动接触面有限,无法保证右侧的玻璃碎片转动,液体分离不理想等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液体废物与固体废物分离的废物收集装置,通过安装有冲击杆和锥杆,废弃玻璃瓶由入料斗投入,并滑送至冲击杆,冲击杆及破碎齿与玻璃瓶冲击进行初步破碎处理,同时由于电机带动转盘的冲击杆自左向右快速转动,增加玻璃瓶向下冲击强度,使玻璃瓶与斜板的锥杆产生剧烈碰撞,进行二次破碎处理,保证玻璃瓶破碎的完全,利于后续固液分离,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液体废物与固体废物分离的废物收集装置,包括箱体;
所述箱体顶壁中部设置有入料斗,所述箱体内靠近入料斗的左侧置有转盘且入料斗朝向转盘设置,所述转盘外侧固定设置有若干组冲击杆,所述冲击杆外壁设有若干组破碎齿,所述箱体后壁靠近转盘的后侧固定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传动轴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箱体内右侧固定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隔板左壁顶部固定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底部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部设置有若干组锥杆,所述锥杆贯穿于斜板的若干组通孔内且锥杆延伸至斜板上方,所述定位板左右两侧均置有螺栓,所述斜板内靠近螺栓的上方固定设置有螺块且螺栓与螺块旋接;
所述箱体内左侧底部置有筛网板,所述箱体左内壁和隔板左壁底部均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共有四组,所述筛网板下表面中部设置有激振器,所述激振器的型号为TO- 0.1,所述箱体右壁中部通过交接件与挡盖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激振器顶部通过挡水板与筛网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靠近靠近筛网板的上端设置有可视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保伟,未经王保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04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脉炎敷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运用在纺丝机头部的环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