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清理蒸发器的地面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0204.3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2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余晗;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湿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G9/00 | 分类号: | F28G9/00;G08B7/06;B05B15/68;F24F3/14;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理 蒸发器 地面 干燥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清理蒸发器的地面干燥机,包括干燥机本体和安装在干燥机本体底部的底座;底座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干燥机本体的底部连通有U型管,U型管末端分别连接有通向第一水箱的第一支管和通向第二水箱的第二支管,第二支管上安装有阀门,第一水箱上连接有通向外部的管道,第二水箱上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上设置有泵送装置,连接管的顶端螺接有弹簧管,弹簧管的末端螺接有设置多个喷头的横管,干燥机本体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横管移动的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泵送装置将第二水箱中的水泵送至横管,经喷头喷向蒸发器,对蒸发器进行清洗,水资源得到重复利用;利用升降装置带动横管升降,使蒸发器清洗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清理蒸发器的地面干燥机。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由于地下室的积水无法蒸发,导致地下室潮湿发霉,在对地下室地面上的水进行烘干时,用到地面干燥机,其中可移动式干燥机使用较为普遍,可以出现在不同的区域进行作业。
现有的干燥机原理如下:湿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蒸发器内急速冷却,液化成小水滴沿蒸发器表面落下从排水管流出,被除湿干燥后的冷空气经过冷凝器和压缩机时将其表面热量带走,最终升温后的空气从出风口中排出,从而对地面烘干。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分直接排出,无法得到利用;2.干燥机在一个场地使用结束后,需要进行清洗和保养,蒸发器表面附着的灰尘会影响热传递效率,从而影响水蒸气的液化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清理蒸发器的地面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清理蒸发器的地面干燥机,包括干燥机本体和可拆卸安装在干燥机本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干燥机本体包括机柜、分别开设在机柜两侧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机柜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风机,且所述蒸发器靠近进风口,风机靠近出风口,所述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机柜的内壁嵌合有第一控制器,且设置在机柜内的温湿度传感器经第一控制器电连接至压缩机;所述底座的底部位于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滚轮,所述底座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干燥机本体的底部连通有U型管,且U型管的末端穿过底座的顶部通向底座的内部,所述U型管的末端螺接有三通接头,且三通接头的两端分别螺接有通向第一水箱的第一支管和通向第二水箱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水箱的侧壁靠底端连接有通向外部的管道,用于将U型管排出的水排向外部,所述第二支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第二水箱的外壁设置有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且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的探头胶贴于第二水箱外壁的上下方,所述干燥机本体的外壁固定安装有报警器,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经第二控制器电连接至报警器和阀门;所述第二水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上设置有泵送装置,所述连接管的顶端穿过干燥机本体的底部通向干燥机本体的内部,且连接管的顶端螺接有弹簧管;所述机柜的内部且靠近进风口的一侧设置有横管,且弹簧管的末端螺接在横管的中部,横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喷头;所述机柜的内壁设置有用于带动横管往复运动的升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泵送装置将第二水箱中的水泵送至横管,经喷头喷向蒸发器,对蒸发器进行清洗;其次利用非接触式液位传感器控制阀门的启闭和报警器报警,当液位超出高液位时,阀门关闭,避免溢水;当液位低于低液位时,阀门打开,向第二水箱内排水,报警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关闭泵送装置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两侧开设有侧门,所述底座的内部平行设置有两条条形凸起,且条形凸起的两端通向侧门;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开设有与条形凸起滑动对接的条形凹槽,且第一水箱的结构与第二水箱的结构相同,条形凸起对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起到限位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由于设备移动,导致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发生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湿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湿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02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