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66191.2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2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袁和川;刘晓松;周成荣;文小军;丁然;隆涛;杨建;陈旭敏;李正斌;夏霜霜;胡洪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9/32 | 分类号: | G21C19/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刘沙粒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块化 移动 燃料 转运 装置 | ||
1.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与所述模块化移动热室的通道相匹配;
屏蔽体(3),安装在底座(1)的上方,屏蔽体(3)的内部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的顶端贯穿屏蔽体(3)的顶部,通道的底端贯穿底座(1)的底部;
上顶盖(4),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屏蔽体(3)顶部;
可移动筒体(6),设置在通道内,所述可移动筒体(6)用于容纳待检查的燃料棒;
拉门组件,所述拉门组件包括闭合状态和开启状态,在闭合状态下,所述可移动筒体(6)的底端抵接拉门组件的上表面,在开启状态下,可移动筒体(6)能够从通道的底端取出;
第一屏蔽层(26),设置在拉门组件内;
第二屏蔽层(35),设置在屏蔽体(3)的壁面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门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拉门(2),所述拉门(2)包括壳体(25),所述第一屏蔽层(26)设置在壳体(25)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5)包括底板(251)和顶板(253),所述底板(251)和顶板(253)之间设置有竖板(252)、接触板(254)、以及两块对称设置的侧板(255),所述两块侧板(255)与底座(1)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51)的下表面上安装有横托板(23),所述横托板(23)上设置有横滚轴(22),所述横滚轴(22)与底板(251)和底座(1)的内壁接触;侧板(255)的外壁上安装有竖托板(24),所述竖托板(24)上设置有竖滚轴(21),所述竖滚轴(21)与侧板(255)和底座(1)的内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53)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屏蔽体(3)上设置有定位组件(8),所述定位组件(8)包括固定在屏蔽体(3)上的压板(83),所述压板(83)内滑动设置有定位销轴(82),所述定位销轴(82)顶端安装有手柄(81),定位销轴(82)底端能够插入至滑槽或定位孔中,定位销轴(82)的外壁上套设有弹簧(84),所述弹簧(84)上端与压板(83)的底面连接,弹簧(84)的下端与定位销轴(82)的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254)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筒体(6)包括下筒体(61),所述下筒体(61)的底端为开口端,下筒体(61)内设置有导管(63),所述导管(63)用于容纳待检查的燃料棒,下筒体(61)的顶端连接有上筒体(62),所述上筒体(62)上可拆卸地设置有顶盖(64),所述顶盖(64)顶部设置有卡口吊座(65);拉门组件处于闭合状态下,所述待检查燃料棒的顶端抵接顶盖(64)的下表面,待检查燃料棒的底端抵接拉门组件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63)的顶端和底端上均安装有导向管(6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体(3)包括外筒(32)、内筒(33)、屏蔽体顶盖(34)和屏蔽体底板(31),所述屏蔽体底板(31)与底座(1)配合,形成用于容纳拉门组件的空间,所述外筒(32)的内壁、内筒(33)的外壁、屏蔽体顶盖(34)的上表面、以及屏蔽体顶盖(34)的下表面共同构成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内设置第二屏蔽层(35);所述内筒(33)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块化移动热室的燃料棒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32)的外壁上设置有吊耳轴(3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661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金加工用热风炉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充电节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