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黄土地区大跨小净距非对称断面隧道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54278.6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0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战平;张玉伟;李戈;卫守峰;成涛;刘朝鹏;张闯;郭魏;赵辉;张登飞;刘乃飞;田松;王志鹏;李玉龙;方有峰;白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10;E21D11/15;E21D11/28;E21D1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白志杰 |
地址: | 71005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土 地区 大跨小净距非 对称 断面 隧道 支护 结构 | ||
1.黄土地区大跨小净距非对称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结构一、支护结构二、支护结构三;
所述支护结构一是对大断面(1)和小断面(2)之间的围岩(3)设置的支护结构,包括在围岩(3)上表面进行的地表注浆加固(4);
所述支护结构二是对大断面(1)设置的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大断面(1)内表面上的超前夯管帷幕预支护(5),所述超前夯管帷幕预支护(5)内表面上覆盖有初期支护(6),所述初期支护(6)上设置有多个锁脚锚管(7);所述大断面(1)通过双侧壁导坑法分隔成六个区域,分别为左上区域、左下区域、中上区域、中下区域、右上区域和右下区域,相邻的两个区域之间均设置有中隔墙(8);所述大断面(1)施工成环后,在拱墙处还设置有二次衬砌(11);
所述支护结构三是对小断面(2)设置的支护结构,包括设置在小断面(2)内表面的超前小导管支护(9),所述超前小导管支护(9)内表面上覆盖有初期支护(6)和第二层初期支护(10),所述初期支护(6)和第二层初期支护(10)上也设置有多个锁脚锚管(7);所述小断面(2)施工成环后,在拱墙处也设置有二次衬砌(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土地区大跨小净距非对称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一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围岩(3)底部的两个侧壁拱形支护(12),其中一个所述侧壁拱形支护(12)沿所述大断面(1)内侧壁设置,另一个所述侧壁拱形支护(12)沿小断面(2)内侧壁设置,两个侧壁拱形支护(12)之间使用不少于3根的拉杆(13)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黄土地区大跨小净距非对称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拱形支护(12)大小不超过对应断面周长的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土地区大跨小净距非对称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支护(6)包括沿断面铺设的钢筋网,所述钢筋网上喷射有混凝土,断面四周通过设置钢架来进行支护,钢架纵向连接牢固,将钢架固定形成整体受力结构;在钢架拱脚上部打设锁脚锚管(7),所述锁脚锚管(7)与所述钢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土地区大跨小净距非对称断面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衬砌(1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542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