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化元件和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4643.0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5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罗洪梁;肖令荣;肖从文;李小平;薛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2;A24F40/48;A24F40/4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霞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元件 电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元件和电子烟,该雾化元件包括多孔陶瓷部和与所述多孔陶瓷部接触的多孔金属部,至少部分所述多孔陶瓷部的孔与所述多孔金属部的孔相连通,所述多孔金属部的厚度不低于30μm。该雾化元件能够对烟油进行充分雾化,有效改善烟雾口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元件和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烟通常使用雾化元件将烟液加热进行雾化,传统的雾化元件包括由玻璃纤维或吸液棉制成的吸液芯及缠绕于吸液芯外的电阻丝;吸液芯用于吸引烟油,电阻丝用于加热雾化吸液芯上的烟油。然而,传统雾化组件存在电阻丝接触烟油面积小的缺陷,使得雾化速度低、雾化量小且存在局部未接触到烟油时发生干烧过热的风险,进而导致杂味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雾化元件。该雾化元件能够对烟油进行充分雾化,有效改善烟雾口感。
一种雾化元件,包括多孔陶瓷部和与所述多孔陶瓷部接触的多孔金属部,至少部分所述多孔陶瓷部的孔与所述多孔金属部的孔相连通,所述多孔金属部的厚度不低于3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金属部的平均孔径为5μm~60μm,孔隙率为10%~50%,厚度为30μm~2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金属部的平均孔径为0.1mm~5mm,孔隙率为60%~95%,厚度为50μm~10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部具有雾化表面,所述多孔金属部设置于所述多孔陶瓷的所述雾化表面上;所述多孔金属部形成为直线形、曲线形、折线形、口字形、目字形、回字形、环形或田字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部形成有凹槽,所述多孔金属部填充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纵截面的形状为方形、半圆形、V形或梯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具有平行设置的多个凸起,所述多孔金属部填充于相邻的所述凸起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部的平均孔径为10μm~50μm,孔隙率为30%~7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金属部选自多孔镍制件、多孔钛制件、多孔镍铁合金制件、多孔镍铜合金制件、多孔镍铬合金制件和多孔铁铬铝合金制件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孔陶瓷部为多孔氧化铝陶瓷、多孔二氧化硅陶瓷、多孔碳化硅陶瓷、多孔堇青石陶瓷、多孔莫来石陶瓷、多孔海泡石陶瓷和多孔硅藻土陶瓷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元件还包括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多孔金属部接触。
一种电子烟,包括上述雾化元件。
上述雾化元件中,多孔陶瓷部用于导液与储液,多孔金属部不仅能够用于输送雾化能量,同时也具有导液与储液的功能。上述雾化元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多孔金属部的多孔结构可将烟油充分雾化,有效雾化比面积大大提高,雾化更加充分;
(2)烟雾的一致性要更佳,口感更纯,能够有效避免杂味的产生;
(3)热量能够被及时充分地传导给烟油,有效避免局部过热而发生干烧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雾化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又一实施例中雾化元件的俯视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中雾化元件的俯视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中雾化元件的俯视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中雾化元件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4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血液科用血液采集装置
- 下一篇:内镜套及内窥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