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束轮打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11966.7 | 申请日: | 2019-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叶恒;庄建良;马国明;代明;刘杨;杨强;罗美中;金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2 | 分类号: | B24B19/02;B24B55/06;B24B41/06;B24B47/12;B24B4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39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束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束轮加工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集束轮R槽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10)、设置在工作台(10)上的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主轴箱(2);所述的工作台(10)上设置有刀台托板直线导轨组件,所述的刀台托板直线导轨组件上设置有异形刀台(13);所述的主轴箱(2)的一侧设置有尾座组件,所述尾座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0)上的顶针底座(7),顶针底座(7)上设置有调整螺纹孔,调整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顶针(6);所述的主轴箱(2)的一侧设置有吸尘抽风装置(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R成型刀具对集束轮R进行打磨处理,可减少纱布打磨时出现的R角偏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束轮加工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集束轮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集束轮打磨采用纱布打磨时,对于拉丝过程中产生的R槽刻痕较深的集束轮,纱布无法打磨完全,导致集束轮在未达到工艺报废的基础上进行报废,增加了生产成本,平均每月报废数量在60-100个之间。以往打磨过程中,操作者经手直接接触旋转集束轮,存在安全隐患,且打磨过程中石墨粉尘多,导致操作者工作环境恶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集束轮打磨装置,可以提高集束轮打磨的效率,使集束轮的表面更光洁,同时保证操作者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集束轮打磨装置,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的驱动装置、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主轴箱,所述主轴箱内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设置有中心定位销;
所述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刀台托板直线导轨组件,所述的刀台托板直线导轨组件上设置有异形刀台;
所述的主轴箱的一侧设置有尾座组件,所述尾座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顶针底座,顶针底上设置有调整螺纹孔,调整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顶针;
所述的主轴箱的一侧设置有吸尘抽风装置。
具体地,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工作台底部的驱动电机以及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的皮带轮,皮带轮连接主轴箱。
具体地,所述的主轴箱内设置有转轴,主轴箱的两侧设置有轴承座,所述的转轴与轴承座上的轴承配合安装,转轴的一端与皮带轮连接,另一端伸出主轴箱,所述转轴与顶针同轴心。
具体地,所述的刀台托板直线导轨组件包括固定在工作台上的底座,所述的底座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导轨;所述异形刀台固定在其底部设置的滑座上,所述滑座与导轨滑动配合安装,所述的滑座的底部设置有螺母,螺母螺纹连接有丝杆,丝杆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柄。
具体地,所述的异形刀台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成型刀。
具体地,所述顶针的一端设置有旋转盘,旋转盘上设置有旋转手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R成型刀具对集束轮R进行打磨处理,可减少纱布打磨时出现的R角偏大问题。2、可提高R角的表面光洁度。
3、可减少集束轮不必要的报废,节约生产成本。
5、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性,可避免操作者直接接触旋转集束轮。
6、通过吸尘装置可减少操作者对粉尘的吸入,提高作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刀台托板直线导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主轴箱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11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