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误植钉脊柱椎弓根探路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0815.4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2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张严芳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龙坡区渝州路79号后工.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误植钉 脊柱 椎弓根 探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误植钉脊柱椎弓根探路针,解决了现有的脊柱椎弓根探路针容易突破骨皮质,向内进入椎管损伤脊髓或神经根,向外突破椎体损伤周围血管、脏器等,存在极大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探路段和操作段,所述探路段为锥状且尖端设置有球头,所述探路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段连接,所述探路段包括限制所述探路段进入椎体深度的限深段,所述限深段的一端设置球头,所述限深段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操作段包括防滑段和手柄。本实用新型具有开道准确,有效防止穿出椎弓根四周骨质以保证不损伤脊髓神经及血管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误植钉脊柱椎弓根探路针,用于在脊柱外科临床手术中徒手植入椎弓根螺钉之前椎弓根通道的开路。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学上,常常碰到脊柱创伤、退变、畸形、结核及肿瘤患者,这些医学问题一般需通过内固定手术治疗,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在临床中广泛运用。临床手术中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是内固定手术成功的关键和基础。
脊柱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常用分为:徒手置钉、电动置钉、导航下置钉、持续透视下置钉。
徒手置钉:优点:价格低、可反复应用、准确率约90%,是目前脊柱外科应用最多的方法;缺点:需要手术者有良好手感、有高达10%的误置率,术中失手损伤患者脊髓、神经、大血管损伤导致截瘫及死亡的风险。
电动置钉:优点:速度快、角度易调整;缺点:需要手术者有良好手感、仍有高达较高的误置率,术中失手损伤患者脊髓、神经、大血管损伤导致截瘫及死亡的风险。
持续透视下置钉:优点:准确率高达98-99%、速度中等;缺点:持续透视对患者及术者的损伤极大。
导航下置钉:优点:准确率高达98%-99%;缺点:费用高约300-900万,手术时间较长。
对于上述几种置钉方式,徒手置钉仍是目前采用的主流方式,而在徒手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之前,为了保证置入的准确性,一般会先采用开道器进行探路,然后再置入椎弓根螺钉,而,因其锐利的尖端和较大的力度,容易突破骨皮质,向内进入椎管损伤脊髓或神经根,向外突破椎体损伤周围血管、脏器等,引起严重并发症,若反复调整钉道,容易引起钉道骨质缺损,直接影响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及其牢固。
因此,有必要对脊柱椎弓根探路针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脊柱椎弓根探路针容易突破骨皮质,向内进入椎管损伤脊髓或神经根,向外突破椎体损伤周围血管、脏器等,存在极大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防误植钉脊柱椎弓根探路针。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防误植钉脊柱椎弓根探路针,包括探路段和操作段,所述探路段为锥状且尖端设置有球头,所述探路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段连接,所述探路段包括限制所述探路段进入椎体深度的限深段,所述限深段的一端设置球头,所述限深段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在探路段设置有球头且设置限深段,可以防止其穿出椎弓根四周骨质,以保证其不损伤脊髓、神经及血管。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防误植钉脊柱椎弓根探路针,所述操作段包括防滑段和与防滑段一体成型的手柄,所述防滑段靠近所述探路段,防滑段设置可以提高手术者手感,防止术中失手。
本实用新型优选防误植钉脊柱椎弓根探路针,所述限深段上设置有刻度,这样可以定量插入到椎弓根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优选防误植钉脊柱椎弓根探路针,所述限深段的长度为4cm,该长度根据患者的骨骼尺寸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长城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0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机构中的退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踢脚线生产自动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