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000544.2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85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陶进;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7/00 | 分类号: | F24F7/00;F24F11/89;F24F5/00;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何悦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耗 建筑 通风 节能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包括墙体,墙体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风内腔,墙体的下端设有与室内连通的排风口,墙体的上端设有与室外连通的出风口,排风口与出风口均与所述通风内腔连通,设有吸热水,吸热水设于通风内腔的下端,吸热水设置于排风口的下端,通过设置于墙体下端的排风口进风,待排出的空气沿着墙体内的通风内腔,从墙体上端的出风口排出,空气在通风内腔中流通的同时会对墙体进行热传导,从而使得墙体的材料内能储存较多的热量,从而降低室内空调系统的负荷,在吸热水与空气进行热传导的情况下,吸热水再与墙体进行热传导,从而更大程度上减轻室内空调系统的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低能耗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外围护结构墙体在建筑隔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空调系统的很大比例的负荷是由建筑外围护结构引起的。目前为了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等热工特性,主要采取增加墙体厚度、增设保温隔热层等方法,这些措施不仅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且增加了建筑的初投资,此外,墙体材料内人存在较大的蓄热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改善建筑外围护结构墙体对空调系统产生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包括墙体,墙体具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风内腔,墙体的下端设有与室内连通的排风口,墙体的上端设有与室外连通的出风口,排风口与出风口均与所述通风内腔连通,墙体上设有活动封堵所述排风口的第一风量调节阀,墙体上设有活动封堵出风口的第二风量调节阀,墙体上设有朝向室内的开关件,第一风量调节阀、第二风量调节阀均与开关件电连接,墙体朝向室外的一侧设有防雨百叶,防雨百叶安装于出风口处,墙体朝向室内的一侧设有过滤器,过滤器安装于排风口处。
优选地,墙体内设有多个通风内腔,且各通风内腔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优选地,设有流量计与显示器,显示器与流量计电连接,流量计安装于所述排风口处。
优选地,设有吸热水,吸热水设于通风内腔的下端,吸热水设置于排风口的靠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建筑内部进行通风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排风操作,以促进空气流通。通过设置于墙体下端的排风口进风,待排出的空气沿着墙体内的通风内腔,从墙体上端的出风口排出,空气在通风内腔中流通的同时会对墙体进行热传导,从而使得墙体的材料内能储存较多的热量,从而降低室内空调系统的负荷。且设置于通风内腔的下端的吸热水,能够与进入通风内腔的待排出的空气进行热传导。且气体与液体之间的热传导,相较于气体与固体的热传导,热传导效率更高。在吸热水与空气进行热传导的情况下,吸热水再与墙体进行热传导,从而更大程度上减轻室内空调系统的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超低能耗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超低能耗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2-墙体,3-通风内腔,4-排风口,5-出风口,6-第一风量调节阀,7-第二风量调节阀,8-防雨百叶,9-过滤器,10-流量计,11-显示器,12-吸热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图1展示一种超低能耗建筑用通风节能装置的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未经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000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修复施工平台
- 下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冲压机构中的退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