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96902.3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4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涛;李可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H02J7/02;H02J50/10;H02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金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该系统由电能发送初级端和电能接收次级端组成,并通过耦合变压器相连;电能发送初级端包括三相交流电源、第一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电路、电能输出端控制系统和原边补偿电路;电能接收次极端包括副边补偿电路、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负载和电能接收端控制系统。通过上述公开的充电系统,将三相电源输入的电流通过耦合变压器中的原边转化为电磁波并发射,再通过安装在汽车中的耦合变压器中的副边接收原边发射的电磁波,并转化为电能,最终输送至负载进行使用,从而实现对电动汽车进行非接触式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当今新能源车辆的代表。纯电动汽车是将自身存储的电能输送至电机,电机将电能转化为动能,为纯电动汽车提供行驶动力,当纯电动汽车所存储的电能用完后,是需要对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而在现有技术中,充电方式一般为接触式充电方式,该充电方式是将纯电动汽车停靠至有线充电桩处,通过充电线连接纯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充电桩通过充电线将电能输送至纯电动汽车中存储,以达到对纯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目的。
但是,由于接触式充电方式需要人工拔插充电线接口,因此人在拔插充电线时,存在触电危险,以及在充完电后忘记拔出充电接插件时,将纯电动汽车挪动,会拉扯到充电连接线,容易引起漏电,最终引发安全事故。因此,纯电动汽车采用接触式充电方式进行充电,会因为充电连接线的存在,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通过耦合变压器中的原边和副边,实现对电动汽车进行非接触式充电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系统,包括:电能发送初级端和电能接收次级端;
所述电能发送初级端与所述电能接收次级端通过耦合变压器相连;
所述电能发送初级端包括三相交流电源、第一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电路、电能输出端控制系统和原边补偿电路;
所述电能输出端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和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相连,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端与所述三相交流电源相连,输出端与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高频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原边补偿电路一端相连,所述原边补偿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耦合变压器输入端相连;
所述电能接收次极端包括副边补偿电路、第二整流滤波电路、负载和电能接收端控制系统;
所述电能接收端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和所述负载相连,所述副边补偿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耦合变压器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二整流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为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电路。
优选的,所述原边补偿电路为谐振电容。
优选的,还包括:机械传动装置;
所述机械传动装置与所述电能输出端控制系统相连,所述耦合变压器的输入端设置在所述机械传动装置上。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电能输出端控制系统相连的报警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电能接收端控制系统相连的监控模块。
优选的,所述电能输出端控制系统,包括:显示终端、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显示终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电路相连;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电能接收端控制系统通过无线信号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969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过滤装置
- 下一篇:延时下电控制电路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