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肢悬吊牵引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52212.0 | 申请日: | 2019-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1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世莉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6741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肢 悬吊 牵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肢悬吊牵引带结构,包括上肢托板、托板吊带、连接环、吊钩吊带、吊钩,所述上肢托板上部设置布垫,所述上肢托板四角处与连接环之间通过托板吊带连接,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吊钩之间通过吊钩吊带连接,所述吊钩吊带与连接环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质优价廉,所有患者都能承受,易于操作,方便医护人员或患者使用,能使患者受伤的上肢保持功能位,利于消肿、止痛,缩短入院后手术等待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上肢悬吊牵引带结构,主要用于帮助上肢外伤患者保持合理姿势,起到尽快消肿、减轻疼痛、缩短手术等待时间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上肢外伤病人因卧床时患肢姿势摆放不佳,易造成肿胀、疼痛、手术时间延长、骨筋膜式综合征、缺血性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市场上暂未发现合适、并且质优价廉的物品供上肢外伤的患者使用,临床上,医务人员往往使用如绳索、绷带、床单等物品进行简易打结悬吊患者肢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肢悬吊牵引带结构,包括上肢托板、托板吊带、连接环、吊钩吊带、吊钩,所述上肢托板上部设置布垫,所述上肢托板四角处与连接环之间通过托板吊带连接,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吊钩之间通过吊钩吊带连接,所述吊钩吊带与连接环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肢托板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两侧的侧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一端并与侧板端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底板的长度与人体上臂对应,所述支撑板的长度与人体下臂对应,使得人体手臂放入上肢托板中时能够保持屈肘90°向上的姿势。
作为改进,所述托板吊带与所述吊钩吊带为设有背带调节扣的可调节吊带,所述吊钩吊带是上设有可沿吊钩吊带自由移动的吊带垫肩。
作为改进,所述侧板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其边缘由上至下向远离手臂穿入端的一端倾斜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上肢托板为底托采用硬质材料且上衬软布结构。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
(1)使用方便,可根据患者需求调节绑扎松紧长短,使用时,可将连接环固定在固定位置使用,也可通过将吊钩吊带斜搭在患者肩部以方便患者行走,给患者更舒适的就医体验。
(2)质优价廉,所有患者都能承受,易于操作,方便医护人员或患者使用。
(3)使患者受伤的上肢保持功能位,利于消肿、止痛,缩短入院后手术等待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悬吊牵引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上肢悬吊牵引带使用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上肢托板,101、底板,102、侧板,103、支撑板,2、托板吊带,3、连接环,4、吊钩吊带,5、吊带垫肩,6、布垫,7、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及使用方法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附图1-2,一种上肢悬吊牵引带结构,包括上肢托板1、托板吊带2、连接环3、吊钩吊带4、吊钩7,所述上肢托板1上部设置布垫6,所述上肢托板1四角处与连接环3之间通过托板吊带2连接,所述连接环3与所述吊钩7之间通过吊钩吊带4连接,所述吊钩吊带4与连接环3可拆卸连接;吊钩吊带4 上可设置连接搭扣、纽扣、系带等作用连接端使得吊钩吊带4可展开并从连接环3上拆卸下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世莉,未经徐世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2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皮加工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消毒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