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材料性能试验仪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1230.0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0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杜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浚和(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倩倩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性能 试验 仪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材料性能试验仪器,包括夹紧盒与圆柱型的被试验体,所述夹紧盒的上端设有置入槽,所述被试验体的一端位于置入槽中,所述夹紧盒以被试验体为圆心周向均布有多个负压自适应夹紧机构。本实用新型在对被试验体进行弹性模量试验时,被试验体的截面积以及形状会发生变化,且此变化非瞬时性,而具有渐变性,在此试验过程中,无论被试验体的截面是变大还是变小,吸盘始终在弹簧的弹性力下与被试验体相抵紧密接触,打开电磁阀,并且抽充气两用泵持续通过连接总管、连接软管和连接硬管对吸盘抽气,维持负压环境,可自适应地利用负压作用对被试验体进行稳定夹紧,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性能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材料性能试验仪器。
背景技术
材料的性能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特征性能,属于材料本身固有的性质,包括热学性能(热容、热导率、熔化热、热膨胀、熔沸点等)、力学性能(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抗冲强度、屈服强度、耐疲劳强度等)、电学性能(电导率、电阻率、介电性能、击穿电压等)、磁学性能(顺磁性、反磁性、铁磁性)、光学性能(光的反射、折射、吸收、透射以及发光、荧光等性质)、化学性能(即材料参与化学反应的活泼性和能力,如耐腐蚀性、催化性能、离子交换性能等);一种是功能物性,指在一定条件和一定限度内对材料施加某种作用时,通过材料将这种作用转化为另一形式功能的性质,包括热-电转换性能(热敏电阻、红外探测等)、光-热转换性能(如将太阳光转变为热的平板型集热器)、光-电转换性能(太阳能电池)、力-电转换性能、磁-光转换性能、电-光转换性能、声-光转换性能等。
其中弹性模量是工程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从宏观角度来说,弹性模量是衡量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大小的尺度,从微观角度来说,则是原子、离子或分子之间键合强度的反映。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弹性模量E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单位弹性变形所需要的应力。它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相当于普通弹簧中的刚度。
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力,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形变”),“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单向应力状态下应力除以该方向的应变,应变方式包括线应变、剪切应变和体积应变,但无论是何种应变方式,在对材料进行弹性模量试验时其截面积与形状都会发生变化,现有技术中在对弹性体进行夹紧时,无法根据弹性体自身变化而进行适应性夹紧,导致在试验过程中较易发生脱落,根本无法进行试验,因此亟需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材料性能试验仪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材料性能试验仪器,包括夹紧盒与圆柱型的被试验体,所述夹紧盒的上端设有置入槽,所述被试验体的一端位于置入槽中,所述夹紧盒以被试验体为圆心周向均布有多个负压自适应夹紧机构;所述负压自适应夹紧机构包括开设在夹紧盒上且在置入槽一侧的直腔,所述直腔靠近置入槽的一端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被试验体的外壁附有吸盘,且吸盘的吸附侧与被试验体的外形相符合,所述吸盘远离被试验体的一侧连通有连接硬管,所述连接硬管远离吸盘的一端贯穿直腔并延伸至外部连通有连接软管,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固定套接在连接硬管的外壁上,位于直腔内的所述连接硬管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板远离吸盘的一侧、直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槽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包括气缸筒和设置在其端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气缸筒的一端贯穿滑板并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滑板上开设有与伸缩杆间隙配合的圆孔;多个所述负压自适应夹紧机构中的连接软管远离连接硬管的一端共同连通有连接总管,所述连接总管远离连接软管的一端连接有抽充气两用泵,所述连接总管上安装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拉板的长度大于圆孔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夹紧盒在连接硬管贯穿直腔处开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开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浚和(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浚和(上海)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12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挤压式稻谷脱壳一体机
- 下一篇:高压断路器防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