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切镜操作手柄与电极的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7522.0 | 申请日: | 201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司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切镜 操作 手柄 电极 配合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切镜操作手柄与电极的配合结构,所述电切镜操作手柄与电极在安装时,先将电极的接线柱放置到操作手柄上的滑块U型槽处,然后旋转接线柱的外壳,将电极与滑块锁紧定位好后,就可以与内窥镜、内鞘等其他电切镜组件进行安装;拆卸电极时,按上述组装方式进行逆向操作即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切镜操作手柄与电极的配合方法,能在便于操作的情况下,保证电极更加精确、稳固的固定到操作手柄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切镜操作手柄与电极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电切镜是电外科手术常用的器械,能与电极联合使用,被广泛用于泌尿外科中的电切微创手治疗手术,如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通用的电切镜由外鞘、内鞘、内窥镜、操作手柄组成,其中操作手柄是一种能连接内鞘和内窥镜,并安装电极的操作器。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能手握操作手柄,通过拇指推动手柄上的滑块来控制电极的位置,对组织进行切割和凝血。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20054446.7公开了一种“等离子双极电切镜”,其操作手柄与电极的固定方式是通过在滑块上开通孔,将电极的接线柱设计成圆柱状,直接插入到滑块上的通孔中,形成孔和轴的间隙配合,按该方法装配后,接线柱与滑块之间在配合的轴向上并无定位,接线柱是可以沿着轴向移动的,故该方法存在约束不足,定位不稳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极会发生偏移。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1377326.7公开了一种“双极电切镜中电切把手的滑块组件”,通过在操作手柄上的滑块上设计活动卡扣结构,活动卡扣结构包括了定位块、弹簧、钢珠、导向定位块、弹簧卡座、顶杆,顶杆与弹簧卡座之间采用斜滑块结构,同时在电极的两根电极管上设计斜口槽,通过将电极管顺着滑块上的过孔插入,然后通过按压顶杆驱动弹簧卡座扣卡住电极管上的斜口槽来固定电极的位置。该方案的滑块上结构部件比较多,各部件的加工和组装过程较为繁琐;此外电极管本身壁厚较薄,在管壁上开斜口较为困难;另外高频连接线与电极是分离的,在使用过程中要把高频连接线与电极连接起来,这样存在漏电、接触不良的风险,故该方法的结构较为复杂,对制作工艺要求高,安装、拆卸电极的过程操作较为不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切镜操作手柄与电极的配合方法,能保证良好的操作性,同时实现电极与操作手柄之间的配合更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切镜操作手柄与电极的配合结构,
所述配合结构包括电切镜操作手柄的滑块和电极的接线柱;
所述滑块具有分别与所述操作手柄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对应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滑块的所述正面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接线柱的安装槽,所述接线柱的端部垂直正对所述滑块的所述正面,与所述安装槽匹配安装,使得所述接线柱垂直于所述手柄所在的平面。
优选的,所述安装槽为一个横置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U”字开口即U型槽的左端贯通所述滑块的左侧面,朝向所述电极的方向,所述U型槽的下底面的左侧穿透所述滑块的底面形成供所述接线柱进入的缺口,所述U型槽的右端槽壁上设有一个向右侧凹入的 C型凹槽,所述U型槽右下方槽壁与所述滑块的正面相交接的棱边处设有一个弧形槽;
所述滑块与所述电切镜操作手柄的连接桥的一端固定,所述电切镜操作手柄的支杆穿过所述滑块;
所述接线柱包括柱盖、内壳及外壳,所述内壳用于过线,所述柱盖与所述内壳的底部配合对接,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外部,所述外壳和内壳构成壳体组合;所述壳体组合设有用于限制外壳和内壳的轴向的相对位置的第一限位机构和用于限制外壳和内壳的圆周方向的相对位置的第二限位机构,使得所述外壳可以以所述内壳为轴,做正反旋转;
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环形肩部,环形肩部上方设有向外突出的限位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司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司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7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碳纤维板拼接块的防刺服
- 下一篇:一种具有新型下料机构的塑料裁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