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主轴转子及电主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02563.0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87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江礼德;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B23Q1/7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轴 转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主轴转子,包括芯轴,在该芯轴的尾端开设有沿轴向设置的进气孔,该进气孔的内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出气孔,该出气孔的内端与进气孔的内端相连通,该出气孔的外端开口于芯轴的外壁,所有出气孔绕芯轴的轴线环向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电主轴,在外壳内腔内设有上述电主轴转子,在外壳的尾端盖上开设有尾端吸气孔,该尾端吸气孔的内端与进气孔的外端连通,在外壳的前端盖上贯穿有前端排气道,该前端排气道将壳体内腔与外界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电主轴不使用油雾润滑,能减少污染,而采用油脂润滑,通过自吸气作用能防止电主轴前端的水雾渗入电主轴内,有利于维持电主轴的良好状态和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床转动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主轴转子及电主轴。
背景技术
电主轴是近年来在数控机床领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产物。电主轴包括电主轴本身、高频变频装置、油雾润滑器、冷却装置、内置编码器、换刀装置等。电动机的转子直接作为机床的主轴,主轴单元的壳体就是电动机机座,并且配合其他零部件,实现电动机与机床主轴的一体化。高速转动的电主轴转子一般通过轴承安装在壳体上。转子高速转动,由油雾润滑器吹入的油雾进行润滑。电主轴上的油雾流道开口于电主轴前端,废油从前端盖处排出。在生产设备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油雾润滑产生的污染问题需要格外重视。若将油雾润滑改成油脂润滑,由于没有气流和油雾从电主轴前端排出,转子高速转动时,生产环境下水汽、空气中的小颗粒易从主轴前端渗入壳体内,损害转子、定子等部件,影响主轴寿命。因此,需要从电主轴的结构方面考虑,优化设计,避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主轴转子。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主轴转子,包括芯轴,其关键在于,在该芯轴的尾端开设有进气孔,该进气孔沿着所述芯轴的轴向设置,该进气孔的内端连接有至少两个出气孔,该出气孔的内端与所述进气孔的内端相连通,该出气孔的外端开口于所述芯轴的外壁;
所有所述出气孔绕所述芯轴的轴线环向均匀分布。
采用以上设计,转子与适配的电主轴部件组装成电主轴,当转子高速转动时,产生自吸气效应,外界空气电主轴外壳上的进气道进入,然后从进气孔向出气孔流动,形成气流,并从电主轴的前端排出,防止水雾渗入电主轴内。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出气孔的外端向所述芯轴的前端偏移并环向偏移。
采用以上设计,自吸气效果显著。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出气孔为直线孔,所述出气孔的孔心线与所述芯轴的轴线夹角为45°-75°。
采用以上设计,有利于空气向电主轴前端流动和排出。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出气孔为直线孔,所述出气孔的孔心线与所述芯轴的轴线夹角为60°。
采用以上设计,自吸气效果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芯轴包括依次连接的尾端安装段、径向增大段、绕线段和前端安装段;
所述进气孔的内端延伸至所述径向增大段,所述径向增大段与所述进气孔的半径比为5:1,所述出气孔的外端开口于所述径向增大段的外壁;
在所述芯轴的任一轴向投影平面上,所述出气孔的外端中心和所述芯轴轴心的连线与所述出气孔孔心线的投影之间夹角为10°-15°。
采用以上设计,出气孔的外端开口于径向增大段的外壁,由于半径越大,旋转时角速度越大,在径向增大段的表面附近空气压强较低,便于出气孔内空气流出,且合理设计出气孔的孔心线的角度,使得自吸气效果进一步得到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新超力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02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打字机浮动打字头
- 下一篇:一种绿色印刷机滚筒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