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货车内壁粘连散料清理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73722.9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5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崇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崇仁 |
主分类号: | B60S3/00 | 分类号: | B60S3/00;B65G67/24;B65G67/26;B65G6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货车 内壁 粘连 清理 回收 装置 | ||
一种铁路货车内壁粘连散料清理回收装置,属于铁路货车卸料装置领域。包括门架、升降装置、定位加固装置、振动清理装置、货车车厢及铁路轨道;其连接关系是:门架骑跨在铁路轨道上,升降装置将定位加固装置和振动清理装置放下,根据称重传感器反馈信号,激振装置与滑动刮板在电机和液压缸的牵引下移动,实现松动和清理的工作;随后,集中到车厢中部的散料被滑动刮板清理出车厢,由外部输送装置运送到指定地点;升降装置将振动清理装置和定位加固装置提升到货车车厢的上方,货车车厢驶离门架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优点是:机械化程度高,对车厢的损伤小,清理最彻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操作安全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货车卸料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货车内壁粘连散料清理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具有运量大、能耗低、排放少、污染小的比较优势,其运输量成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铁路总公司《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铁路货运量达47.9亿吨。其中,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28.1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75%;全国铁路疏港矿石运量达到6.5亿吨;为了减少煤炭、矿石在运输途中扬尘和抛洒,在运输的起始地需要在散料的表面喷抑尘剂,加之散料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由于气温、含水量及压车等因素,车厢侧壁及底部会板结一定厚度的散料,板结量多的时候约占车厢运量10%左右,且板结粘连在车厢内壁难于卸料的现象十分普遍。
根据查阅资料所知,目前为清理车厢内残留料,处理措施大体有主动式防冻措施和被动式冻粘清理措施。主动式防冻措施分为加热保温法、调节含水量法、表面改性法、防冻剂法、柔性仿生法。实际生产中主动式防冻粘方法应用较少,大多还处在研究阶段,应用费用较高。被动式冻粘清理措施有设立暖房法、电渗法、高压射流法、机械切削法、人工清理法、机械振动法。暖房法的处理温度要求在700C左右,需要13小时才能完成清理,生产效率低下,且占地面积大,初期投资高;电渗法电耗极大、作业时间长并对粘结物的含水条件有要求,应用有困难;机械振动法清车时噪音极大且容易对车厢造成损伤,冻煤和其他散料与车厢分离后还有较大的块度,需再次破碎才能输送,无法得到广泛应用;高压射流法在实际应用中耗能大,且易产生粉尘,对环境有不良影响;机械切削法清理效率低,清理效果不佳。该方法尚待完善与深入;人工清理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冻煤清理方式,由工人手持风镐等破碎工具将车厢内冻煤破碎后移出车厢,效率低、成本高、安全性低。因此具有较高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安全、高效的清理回收装置十分必要。
本发明人今年初作为专利申请人申请了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铁路散料货车车厢内壁粘连物料清理回收装置》,专利申请号:201920206226.5和201910119766.4。因此,为叙述问题方便,有些内容延续了上次专利的部分内容,在此特别说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内壁粘连散料清理回收装置,可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工作状态下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其是由门架A,升降装置B,定位加固装置C,振动清理装置D,货车车厢E,铁路轨道F组成的一整套装置。其连接关系是:门架A骑跨在铁路轨道F上面,货车车厢E停放在门架A下面的铁路轨道F上;升降机构B固定在门架A上,定位加固装置C位于货车车厢E顶部;振动清理装置D通过挠性牵引件悬吊在货车车厢E的内部。
所述门架A的结构如图2所示:带有走轮A4的门式框架A2位于门架轨道A1上,与门架轨道A1垂直的门架横梁A3安放在门式框架A2的上。
所述升降装置B的结构如图3所示:可移动小车(B1)安装在门架横梁(A3)上,起重电机组(B3)和同轴的左卷筒(B2)、右卷筒(B21)安装在移动小车(B1)上,缠绕在左卷筒(B2)、右卷筒(B21)上的挠性牵引件(B4)经过左导向轮(C5)、右导向轮(C51)和左定滑轮(D8)、右定滑轮(D81)将振动清理装置(D)吊起,挠性牵引件(B4)长度可调以保证振动清理装置(D)运行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崇仁,未经高崇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73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遮挡结构、智能镜子及镜柜
- 下一篇:一种机电混用空调压缩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