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油箱盖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6334.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9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胡兆和;何振宇;李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盛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54 | 分类号: | B65D90/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25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油箱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油箱盖,包括油箱盖本体、转接管道以及固定接口,转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油箱盖本体以及固定接口贯通相连;转接管道与油箱盖本体连接处为第一长圆孔,转接管道与固定接口连接处为第二长圆孔;转接管道外侧设有至少一根加强筋,加强筋从上到下分别依次连接固定接口、转接管道以及油箱盖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强筋的设计能够提高油箱盖结构的稳定性,能够防止铸造应力变形和热处理变形,保证油箱盖尺寸的精确度,避免出现油箱盖和油箱本体不配套的情况出现;长圆孔的设计,相对于普通圆孔而言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便于散热也便于油箱内气体的溢出,且转接管道下宽上窄的设计,能防止油箱内油液飞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油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油箱盖。
背景技术
储油箱属于大型薄壁复杂铸件,其作用是储油,散发油的热量,沉淀油中杂质,溢出油中的气体。其形式有开式和闭式两种:开式储油箱油液液面与大气相通;闭式储油箱油液液面与大气隔绝。储油箱具有尺寸大、壁厚薄、结构复杂的特点。目前储油箱多分为油箱体和油箱盖两部分铸造,如此便于生产铸造同时便于运输。在实施铸造生产时,由于存在铸造应力,油箱盖毛坯存在应力变形,热处理后变形更为严重,即便设计采用热处理工装,仍无法消除热处理变形。另外目前的油箱盖上的注油口由于为直柱形,防飞溅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油箱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油箱盖,包括油箱盖本体、转接管道以及固定接口,所述转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油箱盖本体以及所述固定接口贯通相连;所述固定接口为中空的圆柱状;所述转接管道与所述油箱盖本体连接处为第一长圆孔,所述转接管道与所述固定接口连接处为第二长圆孔;所述转接管道外侧设有至少一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从上到下分别依次连接所述固定接口、所述转接管道以及所述油箱盖本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长圆孔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圆孔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固定接口内侧设有螺纹。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油箱盖本体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油箱盖本体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与所述固定接口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接口的下底面的边缘。
优选地,所述固定接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长圆孔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油箱盖本体为长圆板状,且所述油箱盖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长圆孔以及所述第二长圆孔长度方向相同,与所述油箱盖本体配套的油箱开口为长圆口。
优选地,所述油箱盖本体的下边缘设有限位凸起。
优选地,所述油箱盖为一体铸造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加强筋的设计能够提高油箱盖结构的稳定性,能够防止铸造应力变形和热处理变形,保证油箱盖尺寸的精确度,避免出现油箱盖和油箱本体不配套的情况出现;长圆孔的设计,相对于普通圆孔而言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便于散热也便于油箱内气体的溢出,且转接管道下宽上窄的设计,能防止油箱内油液飞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油箱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油箱盖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油箱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油箱盖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盛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盛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6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储油箱
- 下一篇:一种稳定型锡波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