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柱落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1337.6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5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洪;吴建华;吴疆;崔国洪;马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蓉 |
地址: | 21159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柱落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预制柱落位结构,涉及预制柱领域,包括大地,大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弓形板,两个弓型板的下表面内设有轴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的转动,根据第一预制柱和第二预制柱连接处高度,准确调节螺母的位置,便于其中一个夹持装置准确固定住连接处,其中一个夹持装置固定住第一预制柱,一个夹持装置固定住第二预制柱,防止其偏移,然后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其进行固定,根据第一预制柱和第二预制柱的大小进行更换嵌型环,然后通过第一螺栓与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柱领域,尤其涉及预制柱落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预制柱在基桩施工中的接桩主要是焊接结构,焊接结构由于是现场施工,不能满足端板端面需清理、拼接处坡口槽电焊需三层对称进行、焊缝需饱满、施焊完成的柱接头需自然冷却后才能连续沉桩等规定,从而导致焊接质量不能保证,预制柱接桩不牢固,造成预制柱连接处成为基桩的最薄弱环。
专利号为CN201120366041.4公开了一种预制桩接桩结构,它包括预制于预制桩的桩接部位外围的定位环、套接在两个需桩接预制桩的两个定位环外围的连接箍,连接箍与定位环之间由多个螺栓紧固。
但是由于在两个预制柱对接过程中,传统的固定不够牢固,而且操作繁琐,并且不能对不同大小的预制柱进行固定,更换起来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制柱落位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预制柱落位结构,包括大地,所述大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弓形板,两个所述弓型板的下表面内设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内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伸出弓型板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两个所述螺纹杆上套接有多个螺母,多个所述螺母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螺母的一端均伸出弓型板并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且所述夹持装置夹持有第一预制柱和第二预制柱,所述第一预制柱位于第二预制柱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预制柱的底端与大地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侧壁均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板的两端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夹板的两端连接有相对称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螺栓。
优选的,两个所述弓型板的侧壁开设有滑孔,所述连接杆均与滑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下表面与弓型板的上表面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内壁均设有嵌型环。
优选的,所述弓型板的下表面通过第二螺栓与大地的上表面相连接。
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夹持装置与第一预制柱和第二预制柱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的转动,根据第一预制柱和第二预制柱连接处高度,准确调节螺母的位置,便于其中一个夹持装置准确固定住连接处,其中一个夹持装置固定住第一预制柱,一个夹持装置固定住第二预制柱,防止其偏移,然后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将其进行固定,根据第一预制柱和第二预制柱的大小进行更换嵌型环,然后通过第一螺栓与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柱落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市第九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1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门轴
- 下一篇:悬挑斜拉卸料平台超载报警装置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