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近光配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4793.8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1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壮柱;郭青杰;杨阳;邱询青;刘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25 | 分类号: | F21S41/25;F21V17/10;F21W102/135;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13126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准直透镜 配光结构 光学部 近光 本实用新型 光束输出 光学输出 光学输入 外透镜 光源 发光 透镜 全反射原理 配光模块 输出光束 不透明 出光口 截止部 明暗 截止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近光配光结构,用于构成对光源所发光束的配置,以形成近光光型,且所述车辆近光配光结构包括准直透镜和外透镜,准直透镜具有接收光源所发光束的第一光学输入端,构造于准直透镜中的以于接收的光束中形成明暗截止轮廓的不透明的截止部,以及用于光束输出准直透镜的第一光学输出端,外透镜具有可承装准直透镜的主体,以及构造于主体上的光学部,且光学部具有接收该输出光束的第二光学输入端和用于光束输出光学部的第二光学输出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近光配光结构利用透镜的全反射原理,可将出光口Z向进行很大程度的缩小,进而能够满足Z向缩小的趋势,且也可提高整体配光模块的精致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车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近光配光结构。
背景技术
照明光源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汽车灯具行业的发展,从开始的卤素大灯,到后来的疝气灯,再到现在的LED及激光等,其使得现代汽车灯具的造型变得更加灵活,功能上也更加智能,且使得驾驶者能够得到更好的夜晚驾驶体验。因LED光源在性能及成本上诸多优势,各大车辆厂家纷纷开始对LED车灯进行研发,尤其是在中高端车型市场,基本上已全系标配LED光源,而相对低端的车型也在逐步进行LED光源的替换。
现有的近光配光模块实现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纯反射式和投射式两种,纯反射式为LED颗粒加反射碗实现近光光型,反射碗内部一般也进行镀铝处理。投射式为LED颗粒加反射碗和外透镜,透镜焦点与反射碗焦点重合,利用外透镜对光型进行聚焦。上述两种实现形式相比,相较于纯反射形式,投射式近光的可使得近光光型更加均匀,且外观也会显得更加精致,但由于这两种方式均局限于反射碗的形状,因而无法单独在Z向(也即高度方向)进行单方面的尺寸变动,难以满足车灯单独在Z向逐渐缩小的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近光配光结构,以可满足Z向缩小的趋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近光配光结构,用于构成对光源所发光束的配置,以形成近光光型,且所述车辆近光配光结构包括:
准直透镜,所述准直透镜具有接收所述光源所发光束的第一光学输入端,构造于所述准直透镜中的以于接收的光束中形成明暗截止轮廓的不透明的截止部,以及用于光束输出所述准直透镜的第一光学输出端;
外透镜,所述外透镜具有可承装所述准直透镜的主体,以及构造于所述主体上的光学部,且所述光学部位于装设于所述主体中的所述准直透镜输出光束的传输路径上,并具有接收该输出光束的第二光学输入端和用于光束输出所述光学部的第二光学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截止部一体注塑于所述准直透镜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学输入端包括内凹于所述准直透镜上的凹口,以及构造于所述凹口底部的向所述凹口敞口处凸出的凸起;且于所述凸起的外壁上形成有供所述光源的部分光束输入所述准直透镜中的第一光学面,于所述凹口的侧壁上形成有构成对所述光源的其它光束的折射的第二光学面,并对应于所述第二光学面,于所述准直透镜的外壁上形成有构成对所折射的光束的全反射的第三光学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学输出端包括形成于所述准直透镜上的弧形外凸的第一出光面。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为依次排布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光学输入端及所述第一光学输出端的数量匹配于所述光源,且所述光源、所述第一光学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光学输出端之间构成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光学输入端包括对应于部分所述第一光学输出端设置的第二入光面,以及对应于其它所述第一光学输出端设置的第三入光面,所述第二光学输出端包括形成于所述外透镜上的弧形外凸的第二出光面;且所述第三入光面随形于所述第二出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面为向所述准直透镜一侧凸出的弧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曼德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4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弱化车灯中心亮度的装置
- 下一篇:LED车灯光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