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拼缝的双面呢大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7314.1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8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润娴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3/02 | 分类号: | A41D3/02;A41D27/24;A41D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韩德祯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大衣 结构 | ||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拼缝的双面呢大衣结构,包括用于缝纫成大衣主体的第一面呢(1)与第二面呢(2)以及设置于两者间并连接两者的拼缝(3),其中包括:用于将双面呢的第一面呢(1)与第二面呢(2)进行拼接的拼缝(3);所述拼缝(3)包括一用于包裹第一面呢(1)边缘的包缝层(32);该包缝层(32)沿着第二面呢(2)边缘加固缝纫有压缝线(33);沿着第一面呢(1)与包缝层(32)对接的边缘上固定穿插缝纫有一加固线(31);包缝层(32)包裹第一面呢(1)边缘的交接层中穿插有一锁位线(34);具有设置规整的包边结构,将一侧的边缘固定后,再沿着另一侧的包边将其固定于一体,易于自动化缝纫包边,较为稳固的特点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领域,具体为一种拼缝的双面呢大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大衣(Coat)是一种常见的外套,衣摆长度至腰部及以下。大衣一般为长袖,前方可打开并可以钮扣、拉链、魔鬼毡或腰带束起。具保暖或美观功效。在古代,大衣指代古代女性的礼服,名词起于唐代,沿用至明代。现在所称的西式大衣约在19世纪中期与西装同时传入中国。
传统的双面尼加工中,手工缝制,效率低,不易对布料的边缘进行定位,因此需要进行工艺创新,提升效率。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拼缝的双面呢大衣结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拼缝的双面呢大衣结构。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拼缝的双面呢大衣结构,包括用于缝纫成大衣主体的第一面呢与第二面呢以及设置于两者间并连接两者的拼缝,其中包括:
用于将双面呢的第一面呢与第二面呢进行拼接的拼缝;所述拼缝包括
一用于包裹第一面呢边缘的包缝层;该包缝层沿着
第二面呢边缘加固缝纫有压缝线;
沿着第一面呢与包缝层对接的边缘上固定穿插缝纫有
一加固线;
包缝层包裹第一面呢边缘的交接层中穿插有
一锁位线。
所述
包缝层采用薄布或纸张制作成双层或多层结构。
所述
第一面呢包括有第一侧面呢布,第一侧面呢布边缘的第一侧面呢边插入至包缝层中进行缝纫。
所述
第二面呢包括有第二侧面呢布,第二侧面呢布边缘的第二侧面呢边贴合至包缝层表面上进行缝纫。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设置规整的包边结构,将一侧的边缘固定后,再沿着另一侧的包边将其固定于一体,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自动化缝纫包边,且缝纫后连接紧密、较为稳固的特点。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拼缝的布局状态图。
图3为本申请中拼缝的布局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润娴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润娴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7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右悬置本体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转向机缓冲板的锦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