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滤芯的抽吸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11700.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3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辉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陈蕾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抽吸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滤芯的抽吸头组件,包括连接吸管和滤芯吸头,上述连接吸管的上端口用来与吸力源连接,下端口插入上述滤芯吸头的上端中,而滤芯吸头的下端嵌装有吸附滤芯,还包括一次性毛细吸管,该一次性毛细吸管的上端套设在上述连接吸管的下端上,且该一次性毛细吸管位于上述滤芯吸头中。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一次性毛细吸管,通过未被污染的一次性毛细吸管将连接吸管和滤芯吸头隔开,防止连接吸管与滤芯吸头接触,从而能避免滤芯吸头被污染,保证核酸提取的纯度。此外,一次性毛细管通过毛细管效应使得溶液可以快速、完全地从滤芯中被抽走,从而保证了被吸附在滤芯上的核酸与液体的彻底分离以及滤芯上杂质的彻底清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滤芯的抽吸头组件。
背景技术
液体抽吸是生物实验中的常规操作,吸头是实现液抽吸操作的必要工具之一。核酸提取是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应用及基因诊断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目前,商品化的核酸提取方法主要建立在固相吸附方法上,即在特定的条件下(如pH、特定的盐等)将核酸分子吸附在某种固相吸附剂表面,然后加以洗脱的纯化方法。为实现上述操作,可以采用离心或者抽吸的方法。在抽吸法中抽吸头一般包括与吸力源连接的连接吸管和套设在该连接吸管下端的滤芯吸头,该滤芯吸头中设置有能特异性吸附样品中的核酸成分,这样经过抽吸操作后,由于连接吸管会被流经的样品污染导致滤芯吸头存在着被污染的风险,影响核酸提取纯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避免滤芯吸头被污染的基于滤芯吸附核酸原理的抽吸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抽吸效果好的带有滤芯的抽吸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方便核酸物质抽吸纯化的带有滤芯的抽吸头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滤芯的抽吸头组件,包括连接吸管和滤芯吸头,上述连接吸管的上端口用来与吸力源连接,上述滤芯吸头中嵌装有可以吸附核酸分子的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次性毛细吸管,该一次性毛细吸管的上端套设在上述连接吸管的下端上并嵌装在上述滤芯吸头的上端口中,且该一次性毛细吸管位于滤芯吸头中并位于上述吸附滤芯的上方。
为较好地实现抽吸,上述一次性毛细吸管的下端与上述吸附滤芯上下相对。
为提升抽吸效果,所述一次性毛细吸管的下端与上述吸附滤芯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0~10mm。
优选地,所述一次性毛细吸管的下端与上述吸附滤芯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2~5mm,从而能实现充分抽吸。
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性毛细吸管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部分和位于下端的第二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用于套连在上述连接吸管上,而该第二部分的管径大小能供液体在吸力作用下顺利通过一次性毛细吸管。若上述第二部分的管径过大,一则无毛细管作用不利于液体彻底抽除,二则部分液体会残留在第二部分与滤芯吸管之间;反之,若第二部分的管径过小,则液体有可能会堵塞在第二部分中,无法实现顺利抽吸。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部分的管径为0.5~2.0mm。
作为优选,所述一次性毛细吸管的上端口的口沿低于上述滤芯吸头的上端口的口沿。通过如上设计能实现二次退吸头,第一次退吸头使得滤芯吸头和一次性毛细吸管脱离,第二次退吸头能使一次性毛细吸管与连接吸管脱离,这样退吸头后一次性毛细管和滤芯吸头分离以便压取其他吸头对滤芯吸头中的吸附滤芯进行清洗,从而实现核酸物质的洗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辉,未经陈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11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酸提取设备
- 下一篇:用于金属气雾化的导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