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浮隔振结构及建筑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4095.0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5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瑞祥;邬玉斌;刘必灯;辛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格士纳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31/08;E02D5/74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青盛;谭云 |
地址: | 10005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拔锚杆 本实用新型 基础层 隔振 建筑基础 抗浮 隔振结构 减振 建筑物 建筑结构技术 不直接接触 完全隔离 地基层 活塞式 抗浮桩 浮置 悬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浮隔振结构及建筑物。本实用新型的抗浮隔振结构包括抗拔锚杆和隔振套,抗拔锚杆自基础层插入地基层中,隔振套位于基础层内且套装在抗拔锚杆外,以使抗拔锚杆与基础层之间不直接接触,隔振套的内部设有用于为抗拔锚杆提供减振的空间,从而使得抗拔锚杆与基础层之间完全隔离,以利用隔振套和抗拔锚杆组成活塞式的建筑基础整体半浮置体系,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物在作抗浮设计时,容易出现在采用抗浮桩(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拔锚杆)后目标建筑较难悬置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使建筑基础层整体达到较高的减振效率,从而提高建筑基础的抑振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浮隔振结构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不仅极大的提升城市出行效率和城市综合承载力,且能刺激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力,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建设意义重大。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成指数增长、线网的规模也持续加密和扩大的背景下,轨道交通线路和既有或新建住宅、医院、学校、科研单位、音乐厅等振动敏感建筑用地范围不可避免的发生重叠,甚至下穿敏感建筑物。现阶段轨道交通线路以地铁为主,如北京轨道交通685公里的总运营里程中地铁里程达589公里。轮轨作用产生的振动经由隧道结构、岩土介质传播至建筑基础,引发建筑室内人居舒适度降低、振敏型设备失灵等,楼板、墙壁振动引起的二次辐射噪声影响进一步加剧振动污染的影响。北京地铁大兴线青岛嘉园等多个线路区间,振动及二次辐射噪声影响引发多起居民投诉;北京地铁4号线北大东门段在采取特殊轨道减振措施后,低频振动波仍对实验室4亿元精密仪器造成干扰。
为减轻地铁运行对建筑物的振动影响,可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轨道和道床振源控制、传播介质屏障隔振和建筑物基底振动处理等。但是有些工程所处的地下水位较浅,或者是箱基、筏基的埋置深度较深,基础底面往往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并且由于建筑结构层数不高导致单位面积结构自重较小,需要考虑抗浮设计。常用的抗浮设计为抗拔桩(或称抗拔锚杆)。抗拔桩的竖向设置势必会使原属二维的平面箱基筏基底面向三维方向扩展,从而使目标建筑悬置困难。因此,现有的建筑物在作抗浮设计时,容易出现在采用抗浮桩后目标建筑较难悬置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浮隔振结构及建筑物,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物在作抗浮设计时,容易出现在采用抗浮桩后目标建筑较难悬置的缺陷,以使建筑基础整体达到较高的减振效率,从而提高建筑基础的抑振稳定性。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浮隔振结构,包括抗拔锚杆和隔振套,所述抗拔锚杆自基础层插入地基层中,所述隔振套位于所述基础层内且套装在所述抗拔锚杆外,以使所述抗拔锚杆与所述基础层之间不直接接触,所述隔振套的内部设有用于为所述抗拔锚杆提供减振的空间。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空间内填充有弹性隔振包垫层,所述隔振包垫层包裹在所述抗拔锚杆外。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抗拔锚杆包括杆体和抗拔端板,所述杆体的一端插装在所述地基层内,另一端固接有所述抗拔端板,且所述杆体的一部分插装在所述基础层内,位于所述基础层内的部分杆体和所述抗拔端板的外部同时套装有所述隔振套。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隔振套包括第一隔振部和第二隔振部,所述第一隔振部的内部和第二隔振部的内部分别设有用于填充所述隔振包垫层的空间,所述第一隔振部套装在所述抗拔端板的外部,所述第二隔振部套装在位于所述基础层内的部分杆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隔振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振部连接,所述第二隔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地基层连接。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抗拔端板包括连接部和凸台,所述连接部和凸台均卡装在所述第一隔振部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杆体的端部连接,所述凸台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外缘,且所述凸台自所述杆体外壁向外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格士纳材料(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格士纳材料(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4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断透气型防爆防火板专用模具
- 下一篇:一种模型桩加载消除水平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