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0083.1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3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叶立涛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敷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敷贴,包括:硅胶板、束缚带、卡扣、覆布、母扣、子扣、药敷包、填料口、挡料圈;使用时,将配制好的中药渣通过填料口填入到药敷包的内部,再将所述药敷包内套于挡料圈内,将所述覆布拉扯向下,将覆布上的母扣,扣在硅胶板的子扣上,进而覆布将药敷包包覆并固定在挡料圈内部,进而硅胶板、覆布、挡料圈组成的区域将药敷包限位固定,再使覆布面贴合于病患需要药敷处,再将束缚带环绕于病患的的躯干或者四肢,并锁上卡扣,所述药敷包内的药渣通过药敷包渗出药液,药液到达覆布并作用于病患的药敷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避免中药药渣黏贴于病患的创面上,避免难以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中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敷贴。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药药敷因为直接采用粉碎调制的药渣涂抹,如果是病人的药敷处有溃烂或者大面积创面时,药渣会粘合于病患的创面上,难以清理,强行清理会对病患造成二次伤害所以现有的技术需要有一种能够避免中药药渣黏贴于病患的创面上的一种中药药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敷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敷贴,包括:硅胶板、束缚带、卡扣、覆布、母扣、子扣、药敷包、填料口、挡料圈;一种中药敷贴,主体包括硅胶板和挡料圈组成的存料结构,以及内套于挡料圈内的药敷包,以及依托缝制于挡料圈的包覆组件,以及连接于硅胶板两侧的连接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胶板为一软质的硅胶的板状结构,硅胶板上排列有等间距的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胶板的内侧的周边等边距设有一圈挡料圈,所述挡料圈和硅胶板为同一材料制作成的整体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束缚带和卡扣,所述硅胶板两侧各连接固定有一束缚带,两个束缚带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覆组件,包括覆布、母扣、子扣,所述覆布为一透气性好的尼龙牛津布制成,覆布上边依托缝制于挡料圈的上边框,所述覆布上平行于覆布缝纫边的另一边上的中间区域安装有一母扣,所述硅胶板的下边中间区域安装有一子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母扣和子扣为互相吸引的一组磁铁吸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料圈和硅胶板组成的区域结构内,内套有一药敷包,所述药敷包为纱布制成的囊袋式结构,药敷包的上方的中间区域开设有一填料口,所述填料口的长度为药敷包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使用时,将配制好的中药渣通过填料口填入到药敷包的内部,再将所述药敷包内套于挡料圈内,将所述覆布拉扯向下,将覆布上的母扣,扣在硅胶板的子扣上,进而覆布将药敷包包覆并固定在挡料圈内部,进而硅胶板、覆布、挡料圈组成的区域将药敷包限位固定,再使覆布面贴合于病患需要药敷处,再将束缚带环绕于病患的的躯干或者四肢,并锁上卡扣,所述药敷包内的药渣通过药敷包渗出药液,药液到达覆布并作用于病患的药敷处,因为所述覆布采用尼龙牛津布制作,尼龙牛津布只透水、透气,不吸水,所以在保障药液能够到达病患的药敷处的同时,覆布也能方便清洗消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能够避免中药药渣黏贴于病患的创面上,避免难以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中药敷贴的前侧立体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中药敷贴的后侧立体示意图。
图3为一种中药敷贴的药敷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未经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0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修复式血管支架
- 下一篇:一种供电设备及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