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液瓶的排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34276.7 | 申请日: | 2019-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92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许贻明;王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怡信磁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00 | 分类号: | B65D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杨桂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盖 充液 密封圈 排气槽 活塞 瓶体 排气结构 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 母瓶 体内 活塞侧壁 上部平面 通孔侧壁 中间通孔 充液孔 出液泵 上端 内装 排出 通孔 排气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液瓶的排气结构,包括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底部内装设有尾盖,尾盖中间具有通孔,该通孔侧壁及尾盖外底部设有排气槽,瓶体底部内设有位于尾盖内的活塞,尾盖底部内设有充液密封圈,充液密封圈中间具有充液孔,充液密封圈上设有密封圈排气槽,活塞侧壁外表面设有活塞排气槽,瓶体内设有排气管;充液时,瓶体内的气体经排气管上端进入排气管中,依次从活塞与尾盖之间的间隙、活塞排气槽、密封圈排气槽和尾盖的出口排出。本实用新型在瓶体底部在尾盖上设排气结构,当母瓶出液吲直径与尾盖中间通孔直径相当大小时以及充液时尾盖底部与母瓶出液泵上部平面接触时实现尾盖畅顺排气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循环充液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充液的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售的便携式液瓶是由按压 ( 喷头 ) 组件和承载瓶体组成,基本上为一次性使用,瓶内液体用完后瓶体也无使用价值,唯有丢弃,且市售液瓶多采用塑胶材料制作, 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保。对于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言,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无形中也不经济,并造成生产材料的极大浪费。
为此,出现了可充式充液瓶,能够循环充液,从而满足使用。现有的充液瓶,其内部的排气结构,通常是在瓶体内部设置一个排气管,在充液和喷液时满足压力使用。然而,随着瓶子的多样化,对于充液瓶的排气结构也需要多样化,满足各类型的使用,而现有的排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液瓶的排气结构,通过在尾盖上的排气槽实现畅顺排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液瓶的排气结构,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底部内装设有尾盖,尾盖中间具有通孔,该通孔侧壁及尾盖外底部设有排气槽。瓶体底部内设有位于尾盖内的活塞,尾盖底部内设有充液密封圈,充液密封圈中间具有充液孔,充液密封圈上设有密封圈排气槽,活塞侧壁外表面设有活塞排气槽,瓶体内设有排气管;
充液时,瓶体内的气体经排气管上端进入排气管中,依次从活塞与尾盖之间的间隙、活塞排气槽、密封圈排气槽和尾盖的排气槽出口畅顺排出。
所述密封圈排气槽沿竖直方向设在充液密封圈侧壁,并且设有若干个密封圈排气槽,该若干个密封圈排气槽均布在充液密封圈侧壁。
所述尾盖排气槽包括设在尾盖通孔侧壁上的尾盖侧壁排气槽和设在尾盖底面的尾盖底面排气槽,尾盖侧壁排气槽与尾盖底面排气槽连通。
所述尾盖侧壁排气槽在尾盖的通孔侧壁沿轴向方向设置,尾盖底面排气槽在尾盖的底面上沿径向方向设置。
所述尾盖排气槽在尾盖的底部端面上沿径向方向设置,并且该尾盖排气槽与通孔连通。
所述尾盖外壁设有凸起卡块,瓶体内壁设有卡槽,尾盖的凸起卡块卡装在卡槽中。
所述活塞排气槽设在活塞下部的侧壁,沿该活塞轴线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液密封圈、活塞和尾盖上设置相应的排气槽,使得瓶体内的气体从尾盖上排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液密封圈分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怡信磁碟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怡信磁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34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药盒
- 下一篇:挤压式护发素塑料包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