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重化核电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8145.1 | 申请日: | 2019-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8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宋萱;崔栋良;闫胜海;唐硕;郭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1/00 | 分类号: | F01D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倩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跳闸 电磁阀 核电汽轮机 电磁阀控制器 冗余 电磁阀控制单元 控制器 汽轮机保护 导通信号 发生故障 物理结构 主电磁阀 冗余度 跳机 | ||
一种四重化核电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属于汽轮机保护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核电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因控制器的冗余度较低而容易导致核电汽轮机误跳闸的问题。所述跳闸保护系统通过第一AST电磁阀控制单元~第四AST电磁阀控制单元分别控制第一AST电磁阀~第四AST电磁阀,即采用四对相互独立的冗余电磁阀控制器分别对四个AST电磁阀进行控制。四对相互独立的冗余电磁阀控制器与四个AST电磁阀在物理结构上构成了“两或一与”的跳机结构。每个AST电磁阀的导通信号,均由相应的主电磁阀控制器或从电磁阀控制器发出,当任意一个AST电磁阀对应的一对冗余电磁阀控制器同时发生故障时,所述跳闸保护系统不会导致核电汽轮机误跳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属于汽轮机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核电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ETS)通常采用冗余控制的方式来实现核电汽轮机的跳闸保护,其控制方式具体为:在正常情况下,主电磁阀控制器通过转速卡件和I/O卡件接收汽轮机跳闸条件信号,基于接收到的汽轮机跳闸条件信号进行汽轮机跳闸逻辑判断,并基于汽轮机跳闸逻辑判断同时对位于AST母管的泄油通路上的四个AST电磁阀进行控制。当主电磁阀控制器发生故障时,从电磁阀控制器接替主电磁阀控制器,同时对四个AST电磁阀进行控制,以实现系统的冗余控制。然而,当主电磁阀控制器和从电磁阀控制器同时发生故障时,核电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会导致核电汽轮机组误跳闸,进而影响核电汽轮机组的稳定运行。因此,现有的核电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因控制器的冗余度较低而无法有效地保证核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核电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因控制器的冗余度较低而容易导致核电汽轮机误跳闸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四重化核电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四重化核电汽轮机跳闸保护系统包括主控制单元、第一AST电磁阀控制单元~第四AST电磁阀控制单元和第一AST电磁阀~第四AST电磁阀;
主控制单元包括主总线控制器、从总线控制器、主控制器和从控制器;
每个AST电磁阀控制单元均包括主总线控制器、从总线控制器、主电磁阀控制器、从电磁阀控制器、转速卡件和I/O卡件;
第一AST电磁阀~第四AST电磁阀在AST母管的泄油通路上构成电磁阀网络,第一AST电磁阀与第二AST电磁阀串联,第三AST电磁阀与第四AST电磁阀串联,第一AST电磁阀与第三AST电磁阀并联,第二AST电磁阀与第四AST电磁阀并联;
第一AST电磁阀控制单元~第四AST电磁阀控制单元分别与第一AST电磁阀~第四AST电磁阀一一对应;
对于每个AST电磁阀控制单元,主电磁阀控制器通过转速卡件和I/O卡件接收汽轮机跳闸条件信号,基于接收到的汽轮机跳闸条件信号进行汽轮机跳闸逻辑判断,当汽轮机跳闸逻辑判断结果为是时,主电磁阀控制器通过I/O卡件向相应的AST电磁阀发送导通信号,并通过主总线控制器向主控制单元发送报警信号,当汽轮机跳闸逻辑判断结果为否时,主电磁阀控制器通过I/O卡件持续向相应的AST电磁阀发送关断信号;
对于主控制单元,主总线控制器接收来自于AST电磁阀控制单元的报警信号,主控制器根据主总线控制器转发的报警信号进行跳闸首出逻辑判断,并将报警信号连同跳闸首出逻辑判断结果上传至保护系统后台;
每个主控制器件与相应的从控制器件共同实现冗余控制。
作为优选的是,所述主控制单元还包括I/O卡件;
在进行AST电磁阀在线试验时,主控制器通过I/O卡件接收AST电磁阀在线试验信号,并将该AST电磁阀在线试验信号发送至相应的AST电磁阀控制单元,进而实现相应AST电磁阀的在线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8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