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加密方法、装置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5087.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婷婷;汤奕;李伟;李志鹏;张丽;温明时;李俊芹;张利;白小会;刘毅梅;于红丽;谷卫星;黄奕;王伟勇;郝佳凯;王方敏;李从昀;吴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B10/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加密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量子加密方法、装置及设备。其中,该量子加密设备,包括:量子密钥设备,用于生成并输出量子加密信息,其中,上述量子加密信息包括:光量子信息和密钥协商信息;量子波分复用终端,与上述量子密钥设备连接,用于对上述光量子信息和上述密钥协商信息进行波分复用处理,得到经波分复用处理后的量子加密信息,并传输上述经波分复用处理后的量子加密信息至量子网关设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用于量子加密通信设备进行加密的纤芯资源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量子加密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量子加密通信技术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光纤通信设备进行组网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光缆作为物理介质来连接,通常,量子通信设备也需要利用光纤资源来组网。但是量子加密通信设备,常用于对通信信道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的节点。
并且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不断推进,通信需求不断增加,光纤资源日趋紧张,常用光纤通信设备能够使用的纤芯已经捉襟见肘,专门能够用于量子加密的纤芯资源更是非常有限,相比较传统的信息加密技术,量子加密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但是部署量子加密设备需要占用纤芯资源比较多。现有量子加密通信技术的缺点是黄色量子信道和红色经典信道必须独立,各占1芯光纤,这样量子秘钥管理机组网需要比原有信息加密技术多占用2芯才行。在纤芯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难以实现量子加密设备部署。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用于量子加密通信设备进行加密的纤芯资源不足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量子加密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用于量子加密通信设备进行加密的纤芯资源不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子加密设备,包括:量子密钥设备,用于生成并输出量子加密信息,其中,上述量子加密信息包括:光量子信息和密钥协商信息;量子波分复用终端,与上述量子密钥设备连接,用于对上述光量子信息和上述密钥协商信息进行波分复用处理,得到经波分复用处理后的量子加密信息,并传输上述经波分复用处理后的量子加密信息至量子网关设备。
可选地,上述量子加密信息包括:光量子信息和密钥协商信息,上述量子加密设备还包括:第一信道,与上述量子密钥设备和上述量子波分复用终端连接,用于将上述量子密钥设备中的光量子信息传输至上述量子波分复用终端,其中,上述光量子信息包括:偏振编码信息和/或相位编码信息;第二信道,与上述量子密钥设备和上述量子波分复用终端连接,用于将上述量子密钥设备中的密钥协商信息传输至上述量子波分复用终端,其中,上述密钥协商信息为基于量子密钥分发BB84协议的密钥协商信息。
可选地,上述量子加密设备还包括:第三信道,与上述量子波分复用终端连接,,用于传输上述经波分复用处理后的量子加密信息。
可选地,上述量子加密设备还包括:上述量子网关设备,与上述量子波分复用终端连接,用于接收上述经波分复用处理后的量子加密信息,并将上述经波分复用处理后的量子加密信息发送至用户业务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量子加密方法,应用于量子加密设备中,包括:接收量子密钥设备输出的量子加密信息,其中,上述量子加密信息包括:光量子信息和密钥协商信息;对上述光量子信息和上述密钥协商信息进行波分复用处理,得到经波分复用处理后的量子加密信息;传输上述经波分复用处理后的量子加密信息至量子网关设备。
可选地,接收量子密钥设备输出的量子加密信息,包括:通过第一信道接收上述量子密钥设备发送的光量子信息,其中,上述光量子信息包括:偏振编码信息和/或相位编码信息;通过第二信道接收上述量子密钥设备发送的密钥协商信息,其中,上述密钥协商信息为基于量子密钥分发BB84协议的密钥协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0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