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隐空间聚类的黑盒对抗样本生成算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9624.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17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周世杰;张准;刘启和;邱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夏琴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间 黑盒 对抗 样本 生成 算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隐空间聚类的黑盒对抗样本生成算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卷积自编码器提取图像样本的特征表示;步骤2,当需要被攻击模型产生误分类时,利用图像样本的特征表示进行误分类对抗样本生成算法,得到对抗样本;步骤3,当需要对被攻击模型进行目标对抗时,利用图像样本的特征表示进行目标对抗样本生成算法,得到对抗样本。本发明通过采用卷积自编码器提取图像样本的特征表示,从而实现隐空间聚类,并且不需要了解目标模型的结构,实现黑盒对抗样本生成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隐空间聚类的黑盒对抗样本生成算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在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DNN在许多模式识别任务(尤其是视觉分类问题)上取得大量成果,其出色的性能也引起了许多其他领域的广泛关注。在对抗样攻击领域中,研究人员也已经提出了许多基于DNN的对抗样本生成算法。但是,大量实验表明基于DNN的算法中存在一些漏洞,目前主要有三个问题:
一、大多数算法需要通过训练样本来得到特征空间中的分类边界,较为依赖训练过程。
二、白盒方法假定完全了解目标模型,黑盒方法则无需了解目标模型,目前大多数算法都是白盒方法,而在实际使用中黑盒方法更加实用。
三、大多数算法只考虑了不同类别间的分类,没有考虑到同一类别内,数据多峰分布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隐空间聚类的黑盒对抗样本生成算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隐空间聚类的黑盒对抗样本生成算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利用卷积自编码器提取图像样本的特征表示;
步骤2,当需要被攻击模型产生误分类时,利用图像样本的特征表示进行误分类对抗样本生成算法,得到对抗样本;
步骤3,当需要对被攻击模型进行目标对抗时,利用图像样本的特征表示进行目标对抗样本生成算法,得到对抗样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的方法包括:
步骤1.1,构建卷积自编码器;
步骤1.2,训练构建的卷积自编码器;
步骤1.3,利用训练好的卷积自编码器提取图像样本的特征表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1中构建的卷积自编码器具有11层结构,包括编码器和解码器;
所述编码器为第一层至第六层,包括2个卷积层、2个线性整流层、1个池化层和1个全连接层;
所述解码器为第七层至第十一层,包括2个卷积层、2个线性整流层和1个反池化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码器的结构为:
第一层:L1(x)=F*x,其中,L1(x)表示经过第一层卷积层卷积后输出的p1×q1阶特征矩阵,F为二维卷积核,*为卷积运算;
第二层:L2(x)=ReLU(L1(x)),其中,L2(x)表示经过第二层线性整流层后输出的p1×q1阶特征矩阵,ReLU(·)为激活函数,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9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