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通式外置单向阀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9618.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6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家乐;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易扣精密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5/04 | 分类号: | F16K15/04;F16K27/02;B60K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式 外置 单向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通式外置单向阀,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液冷冷却系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装配冷却液管路之间,连接管路控制单向流动效果较差以及管路之间单向阀连接较为复杂的问题。所述冷却液毛细通道由第一流通管和第二流通管组成,所述第一流通管与第二流通管之间安装有阀体,所述阀体由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成,所述第一安装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倒刺,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二安装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倒刺,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过流腔,所述固定块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销杆,所述销杆的外部安装有球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液冷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通式外置单向阀。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随着人们对续航里程数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紧密的装载空间内排放着较大数目的电池组.当汽车以不同速度交替变换行驶时,电池会以不同倍率放电,放电过程会产生大量热量,再加上冷却液流动过程中压力和回流的反作用力,使得冷却液流动压力严重损耗,整个液冷冷却系统循环受阻,不均匀的热量聚集在一起,将直接影响电池的效率、电池寿命和使用安全。
但是,原有的冷却管路与管路之间采用金属或塑料二通,只能起到连接作用,却无法阻止冷却液回流情况,为了避免冷却液回流则需要增加单独的单向阀加以控制,这样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生产效率也随之下降,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直通式外置单向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通式外置单向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配冷却液管路之间,连接管路控制单向流动效果较差以及管路之间单向阀连接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通式外置单向阀,包括冷却液毛细通道,所述冷却液毛细通道由第一流通管和第二流通管组成,所述第一流通管与第二流通管之间安装有阀体,所述阀体由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组成,且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管,所述第一安装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倒刺,第一倒刺设置有若干个,且第一倒刺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倒刺与第一安装管为一体结构,且第一安装管延伸至第一流通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管,所述第二安装管的外部设置有第二倒刺,第二倒刺设置有若干个,且第二倒刺依次分布,所述第二倒刺与第二安装管为一体结构,且第二安装管延伸至第二流通管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过流腔,所述过流腔靠近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销杆,所述销杆的外部安装有球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密封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一安装管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二安装管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焊接连接,所述固定块、圆柱销和销杆均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凸块,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凹槽,且连接凸块与连接凹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球体位于过流腔的内部,且球体与销杆滑动连接,所述销杆的一端穿过球体延伸至密封腔的一端,所述销杆水平圆形线与过流腔的水平圆心线处于同一位置。
优选的,所述过流腔的直径为三十毫米,所述球体的直径为二十毫米,所述密封腔的直径为十五毫米。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管与第一流通管通过第一倒刺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安装管与第二流通管通过第二倒刺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管与第二安装管的直径为三十毫米,所述第一流通管与第二流通管的直径为二十八毫米。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毛细通道之间安装有电池单体,电池单体设置有若干个,且电池单体依次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易扣精密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易扣精密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9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