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缸单进料液压活塞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4620.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40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钱言;钱小刚;张菊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川液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5/02 | 分类号: | F04B15/02;F04B1/02;F04B9/113;F04B53/10;F04B4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11352 | 代理人: | 杨宇宙;戴纯箴 |
地址: | 2252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缸单 进料 液压 活塞 | ||
一种双缸单进料液压活塞泵,包括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以及两个污泥缸,其中两个该污泥缸分别被安装于该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的两端,其中该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设置有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两个该污泥缸均设置有污泥缸活塞,两个该污泥缸的各该污泥缸活塞被分别安装于该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的两端,其中各该污泥缸的一端安装有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另一端安装有污泥缸连接端盖,其中该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来回运功,推动两端的两个该污泥缸的该污泥缸活塞来回运动,各该污泥缸的该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的上出料口单向阀和下进料口单向阀交替打开关闭从而完成进料排料,如此往复运动实现泵送物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双缸单进料液压活塞泵。
背景技术
液压活塞式污泥泵污水泵是利用强大的压力来实现泥浆或污水传输的工具,是工程生产和环保设备不可缺少的设备,目前市场上的液压活塞式污泥泵污水泵采用液压油缸作为动力缸驱动工作缸活塞运动,进出口采用三通接头,分别安装两个单向阀作为进口单向止回和出口单向止回,这种结构势必造成在进料和排料过程中物料需要经过三通和若干弯头以及传输管路过长而导致阻力增大,影响整机的运行效率和加工制造成本,再则整机尺寸过于庞大浪费资源及现场安装场地;采用的进出口单向阀为角通式,即单向阀的进口和出口呈90度,物料在传输过程中易产生湍流;工作缸料筒无冷却系统,设备运行中产生热量无法及时传导散热,导致工作缸活塞密封件老化失效;液压油缸作为动力缸其在换向时由于换向装置安装位置固定,运动惯性和换向阀的滞后性极其容易导致活塞和两端盖碰撞造成撞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缸单进料液压活塞泵,所述双缸单进料液压活塞泵节能环保,运行效率高,功率损失小,吸排阻尼极低,尺寸紧凑,安装维护保养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缸单进料液压活塞泵,包括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以及两个污泥缸,其中两个所述污泥缸分别被安装于所述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的两端,其中所述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设置有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两个所述污泥缸均设置有污泥缸活塞,两个所述污泥缸的各所述污泥缸活塞被分别安装于所述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的两端,其中各所述污泥缸的一端安装有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另一端安装有污泥缸连接端盖,其中所述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来回运功,推动两端的两个所述污泥缸的所述污泥缸活塞来回运动,各所述污泥缸的所述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的上出料口单向阀和下进料口单向阀交替打开关闭从而完成进料排料,如此往复运动实现泵送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三通式低阻尼双作用单向阀为集成结构,具有上出料单向止回和下进料单向止回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污泥缸的所述污泥缸活塞和所述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的所述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通过卡键轴向径向固定,自密封螺母轴向锁紧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伸入各所述污泥缸连接端盖连接各所述污泥缸活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污泥缸均还包括污泥缸自锁螺母以及污泥缸卡键,其中所述污泥缸卡键被卡在所述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端部的卡键槽内,所述污泥缸自锁螺母被旋紧在所述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活塞杆的端部的外螺纹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双缸单进料液压活塞泵还包括出料汇流管以及进料分流管,所述出料汇流管和各所述污泥缸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进料分流管和各所述污泥缸的进料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出料汇流管通过法兰和各所述污泥缸的出料口连接,所述进料分流管通过法兰和各所述污泥缸的进料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各所述污泥缸还设置有污泥缸工作料筒,所述污泥缸连接端盖的一端连接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作为所述污泥缸工作料筒的有杆腔端盖,另一端通过法兰和所述双出杆双作用液压油缸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川液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川液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4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知识迁移的实体识别方法
- 下一篇:海量科普资源的可信度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