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含银杏内生菌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45276.2 申请日: 2019-12-24
公开(公告)号: CN111109299A 公开(公告)日: 2020-05-08
发明(设计)人: 阙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 阙金龙
主分类号: A01N65/00 分类号: A01N65/00;A01N37/36;A01N25/08;A01P13/00;A01P3/00;C02F1/5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4532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内含 银杏 内生菌抑藻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含银杏内生菌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水体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从银杏树皮和树叶中提取出银杏内生菌附着于抑藻剂成分中,银杏内生菌具有良好的杀菌抑菌能力,利用银杏内生菌也可以降低抑藻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从银杏树皮和树叶中提取植物纤维、木质素等成分,随后的碳化过程中生成碳化纤维,同时其中嵌入由糖分分子碳化形成的碳化微粒,加强抑藻剂的除藻效率,见效快,还向纤维成分中引入二氧化硅成分,硅酸盐成分吸附于植物纤维中,在调节pH值和高温处理后再次在碳纤维结构中生成二氧化硅纳米分子,提高碳纤维表面粗糙程度,同时对碳纤维进行一定的包覆保护作用,进而保护银杏内生菌的成长环境,提高抑藻剂的除藻时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含银杏内生菌抑藻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水体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类活动的增加,湖泊、水库的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藻类水华现象不仅给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增加了水体的治理和维护成本,使得水生态环境失衡,成为水资源环境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藻类爆发是目前频繁出现在海水与淡水水域的一种灾害现象,在海洋中称为赤潮,在淡水中称为水华。能够形成水华的藻类主要是蓝藻门和绿藻门中的种类。在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以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和鱼腥藻最为常见。

蓝藻爆发的应急处理方法中,投加化学药剂和生物药剂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在水体中投加高锰酸钾、次氯酸钠等氧化剂虽然可以直接杀死藻类,同时也使得本底具有修复功能的土著生物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为避免生物生态修复措施失效,水体生物生态修复系统的启动必须延长至氧化剂失效以后,延长了系统启动时间,也影响了系统初期的修复效果。而含铜离子的盐如硫酸铜等,主要依靠重金属毒性杀死藻类,同样会破坏本底生物生态系统,更为危险的是,这种方法向水体中引入了重金属离子。相比较而言,絮凝剂则相对温和,见效时间短,水体澄清效果好,但絮凝剂只能实现上覆水的絮凝沉淀除藻,不能实现水体的长效抑藻。

当前藻类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物理方法如隔离法、气浮法、超声波法、活性炭吸附、微滤机除藻等;化学方法如化学氧化,添加化学除藻剂,强化絮凝沉淀药剂等;生物方法如生态湿地技术和利用植物化感物质等。其中,物理方法对底层或低密度藻类的灭杀效果不好、费用高,并且难于大面积使用。化学方法因为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化学药剂容易引发二次污染,存在成本高、不易控制、易破坏生态环境等缺点,危及水生生物甚至人类安全。化感物质因其具有高效、快速、生态安全性好等特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抑藻剂因能快速发挥抑藻作用以使水华得到缓解,从而成为水华应急处理的方法之一。抑藻剂可以分为物理性抑藻剂、化学性抑藻剂及生物化学性抑藻剂,这些抑藻剂的性质如下:物理性抑藻剂:抑藻效果显著,但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见效,且会向水体中引入铁、铝等金属离子,虽污染低但仍有污染;化学性抑藻剂:见效快,在杀藻的同时对水生生物同样具有毒性,往往存在二次污染的隐患;生物性抑藻剂:低毒、低成本。

因此,发明一种见效快、失效长的抑藻剂对水体治理技术领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抑藻剂见效慢、除藻时效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内含银杏内生菌抑藻剂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含银杏内生菌抑藻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滤液与质量分数为6~10%的柠檬酸溶液投入烧杯中,用搅拌器以1200~1300r/min的转速搅拌30~40min制得有机溶剂,将有机溶剂与碳化基料投入搅拌釜中,在转速为60~80r/min的条件下搅拌50~60min,搅拌后静置3~5天,静置后过滤得到改性滤饼,将滤饼投入烘箱中干燥,干燥后研磨粉碎即得内含银杏内生菌抑藻剂;

所述的碳化基料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阙金龙,未经阙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5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