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材剥离设备和膜材剥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03901.7 | 申请日: | 201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64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漆飞;蒋志亮;闫灏;燕青青;赵二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43/00 | 分类号: | B32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辉;阚梓瑄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材剥离设备和膜材剥离方法,待剥离的膜材包括本体和凸出部,剥离设备包括基台、负压装置和剥离机构,基台划分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放置本体,第二区域用于放置凸出部,且基台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具有多个通孔;负压装置用于通过通孔将膜材吸附于基台表面;剥离机构用于连接第一膜层的凸出部,以将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分离。该剥离设备和剥离方法提高了剥离成功率,也保证了剩余膜层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膜材剥离设备和膜材剥离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常常需要制作一些辅助膜层,例如离型膜,在膜层制备过程中起到隔离、填充、保护其他膜层等作用,最后再将离型膜剥离。
显示面板的基板背面通常会设置背保护膜,背保护膜在贴附前具有三层,中间为基材膜,上层为用于保护基材膜顶面的离型膜,底层为用于保护基材膜底面的保护膜。向基板背面贴附基材膜时,要先将离型膜剥离,然后再进行贴附,带其他步骤结束后,再去掉保护膜。
然而,由于离型膜较薄,在剥离时容易将下方的基材膜也带走,既会破坏基材膜,也会影响剥离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发明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材剥离设备和膜材剥离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一种或多种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膜材剥离设备,所述膜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所述剥离设备用于剥离所述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具有与所述第三膜层对应的本体,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三膜层均还具有凸出部;所述剥离设备包括:
基台,划分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放置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本体以及第三膜层,所述第二区域用于放置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的凸出部,且所述基台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均具有多个通孔;
负压装置,连接所述通孔,用于通过所述通孔将所述膜材吸附于所述基台表面;
剥离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膜层的凸出部,以将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剥离机构包括滚筒,所述滚筒表面具有粘接剂,所述粘接剂用于粘附至所述第一膜层的凸出部,以在所述滚筒转动时将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二膜层分离。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台厚度的方向上,所述基台第二区域的表面高于所述基台第一区域的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台第二区域的表面与所述基台第一区域的表面的高度差等于所述第三膜层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台第二区域的通孔孔径大于所述基台第一区域的通孔孔径。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台第二区域的通孔孔径为所述基台第一区域的通孔孔径的2~3倍。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台第二区域的通孔孔径为1000μm-2000μm,所述基台第一区域的通孔孔径为300μm-600μm。
在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基台第二区域的通孔密度大于所述基台第一区域的通孔密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膜材剥离方法,采用上述膜材剥离设备,所述剥离方法包括:
提供膜材,所述膜材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所述第一膜层、第二膜层具有与所述第三膜层对应的本体,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相对于所述第三膜层均还具有凸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03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