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滞留人员的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2279.7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7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春;谭敦茂;刘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云思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38;G08B7/06;G08B21/24;H04W4/14;G06K9/00;G06F16/58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长宁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滞留 人员 管理 方法 系统 介质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滞留人员的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所述滞留人员的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待管理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人员登记信息;根据所述人员登记信息及该待管理人员的驻留时间,判断该待管理人员是否为滞留人员;若为滞留人员,触发预警;若为非滞留人员,不予处理。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和滞留算法自动进行人员滞留预警,减少了人工操作,提升了预警的准确性和效率,有利于及时发现滞留人员,处理滞留事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安防领域,涉及一种滞留人员的管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滞留人员的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于安全管控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于人员的管理。滞留人员是指无故在企业逗留的人员,该类人员安全隐患比较大,需要安保人员及时处理。但是如何判定人员滞留,如何判定滞留人员身份,对技术人员来说仍是一个难点。
目前,大部分企业采用人工判定和询问的方法,依靠安保人员的经验进行判定,可靠性不高,识别效率也较低。本发明通过算法自动识别人员滞留时长,实时预警,联动关联信息进行身份确认,并提供工具进行滞留事件处理。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滞留人员的管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快速地发现滞留人员并及时处理滞留事件,实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滞留人员的管理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快速地发现滞留人员并及时处理滞留事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滞留人员的管理方法,所述滞留人员的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待管理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在预设的数据库中查找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人员登记信息;根据所述人员登记信息及该待管理人员的驻留时间,判断该待管理人员是否为滞留人员;若为滞留人员,触发预警;若为非滞留人员,不予处理。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待管理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步骤包括:通过人脸识别设备获取待管理人员的图像信息,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包括引导大屏、访客机、移动设备、电脑和/或摄像头。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数据库用于记录待管理人员首次到访时的所述人员登记信息并创建所述数据库,所述人员登记信息包括人脸图像信息和个人信息,所述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行为信息和事务信息;根据该待管理人员再次到访时获取的人脸图像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已记录该待管理人员首次到访时的人脸图像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人员登记信息及该待管理人员的驻留时间判断是否为滞留人员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人员登记信息,查找该待管理人员与到访单位之间的来往关系;在驻留区域内每隔固定时间段对该待管理人员进行一次人脸图像的抓拍;统计在预设时间内的抓拍次数;所述预设时间包括多个所述固定时间段;当所述抓拍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将该待管理人员视为滞留人员;当所述抓拍次数不大于预设次数阈值时,不予处理。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若为滞留人员,触发预警的步骤包括:发送滞留的报警信息至管控人员;接收管控人员的查看指令,由所述数据库中调取该滞留人员的人员登记信息;所述人员登记信息由信息采集设备采集后上传至所述数据库;根据管控人员针对所述人员登记信息确认人员身份和权限后,通过远程终端发出的门禁指令,控制门禁的打开与关闭;和/或以短消息形式将引导信息发送至该滞留人员的移动终端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信息采集设备包括楼宇内的视频监控设备、所述访客机、所述引导大屏和待管理人员的移动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云思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云思智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2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