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HEVC深度图帧内快速编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91837.8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3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婧;左家宝;曾焕强;朱建清;蔡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9/593 | 分类号: | H04N19/593;H04N19/597;H04N19/70;H04N19/96;H04N19/176;G06K9/62;G06N3/08;G06N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杨锴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evc 深度 图帧内 快速 编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HEVC深度图帧内快速编码的方法,采用多分支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对应多种不同深度等级,可以有效区分不同深度等级CU的分类结果。本发明可以直接测试每一帧所有CTU中不同深度等级CU的分类结果,而不需要对每个CU进行测试,进而能够有效降低网络预测过程的计算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编解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3D-HEVC深度图帧内快速编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从音频到图像再到视频,多媒体技术带给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感官体验。2D视频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立体场景的需求感,3D视频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3D视频在电影游戏以及家用电视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对3D视频的需求增加,立体视频编码迎来挑战。人们在享受视频的同时也对视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辨率更高、立体感更强。然而立体视频要传输多个视点的视频信息,这使得数据量急剧增加,严重限制了立体视频的发展。
在2013年MPEG和ITU-T成立了联合专家组(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3DVideo Coding Extension Development,JCT-3V),建立了以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标准(High Efficient Video Coding,HEVC)为基础的3D-HEVC编码标准。3D-HEVC标准主要包括多视点纹理数据和对应的深度信息,采用多视点加深度(Multi-view video plus depth,MVD)的视频格式,利用时域、空域和各个视点间的相关性,使3D视频有很高的压缩效率。
3D-HEVC帧内编码复杂度较高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沿用HEVC四叉树编码结构,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递归划分,遍历0~3深度级并选择出最优编码深度;另一方面是帧内模式数目较多,除了35种HEVC帧内模式,还针对深度视频特征引入帧内编码新技术,新增了两种复杂度较高的深度模型模式(Depth Modeling Modes,DMMs),进一步增加了帧内编码复杂度。这些编码技术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压缩效率,但也大大增加了深度视频的编码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3D-HEVC深度图帧内快速编码的方法,针对3D-HEVC编码标准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在保持编码性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编码时间开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3D-HEVC深度图帧内快速编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训练步骤:选取多种纹理不同的3D视频,在不同QP值设定时,分别在3D-HEVC编码器中编码每个编码树单元CTU中多种不同深度等级的CU,并记录继续划分或者终止划分的分类结果,将分类结果作为标签,形成训练集;
编码步骤:先利用训练集对待编码的3D视频序列进行训练,判断并记录3D视频序列每一帧的每个CTU中不同深度等级CU的分类结果;然后在3D-HEVC编码器中编码待编码的3D视频序列的每个CTU中多种不同深度等级的CU,基于记录的CU分类结果,进行提前终止划分或者继续划分的判断,直至完成编码;
其中,对待编码的3D视频序列进行训练时,对3D视频序列每一帧的每个CTU进行预处理,并分别作为多分支卷积神经网络的不同分支的输入,经过卷积计算后,得到的卷积结果进行全连接,输出对应多分支卷积神经网络的不同分支的分类结果,分类结果分别对应每个CTU中CU的不同深度等级;判断不同深度等级的CU是否继续划分或者终止划分,即为不同深度等级CU的分类结果。
作为优选,对3D视频序列每一帧的每个CTU进行的预处理包括去均值以及降采样,进而输出多个降采样程度不一的CTU。
作为优选,对经预处理的CTU进行若干次卷积计算,每次卷积计算的卷积核不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91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