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云端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112998.3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9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魏守峰;包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一格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9537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张铁兰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云端 地理信息 数据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云端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对应的标记;根据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类型和数量,确定分析方法;采用所述分析方法对所述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地理信息分析结果;根据所述标记,将所述地理信息分析结果存储至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库中。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云端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地理数据信息的云端管理分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云端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理信息软件多是桌面版的(如ArcGIS、QGIS等),所有处理过程均在用户桌面完成。即对于数据中心来说,目前所有数据均以FTP的方式在云端服务器中进行存储和管理,如果需要查看和分析数据,都需要将数据下载到用户本地;如果数据不进行下载,对于数据中心的管理人员和用户来说,数据仅具备在线缩略图查看功能,无法在线查看数据属性特征、统计特征、数据噪音、空间分布特征等详细特征。换言之,使用传统地理信息软件打开处理下载的数据才能进行数据的分析管理。而上述操作繁琐、对用户的地理信息专业能力都具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对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观测数据等不同格式数据的操作需要用到不同的软件,增加了数据查看的复杂度和难度;用户桌面端也只能浏览和处理小量的数据,对于海量数据,传统的方式使用用户个人电脑基本无法处理不易于用户的操作和使用。即无法实现地理数据信息的云端管理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云端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地理数据信息的云端管理分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云端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云端服务器中存储的地理信息数据;所述地理信息数据为用户利用浏览器上传至云端服务器的地理信息数据;
获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对应的标记;
根据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类型和数量,确定分析方法;所述分析方法包括缓冲区分析、切割、植被覆盖指数计算和坡度坡向和关联计算;
采用所述分析方法对所述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地理信息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标记,将所述地理信息分析结果存储至云端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可选的,还包括:
判断用户利用浏览器上传的地理信息数据的格式是否为设定格式,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格式不是设定格式时,上传失败;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格式是设定格式时,生成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标记;
将所述标记与所述地理信息数据关联,存储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可选的,还包括:
提取所述地理信息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所述元数据信息包括空间经纬度范围、投影和编码格式;
将所述元数据信息上传至所述云端服务器;
可选的,还包括:
根据所述标记,获取所述标记对应的待显示数据;所述待显示数据包括地理信息数据和地理信息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待显示数据的类型,确定显示样式;
根据所述显示样式,利用所述浏览器将所述待显示数据显示在地图或表格中,实现所述待显示数据的可视化。
可选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一格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一格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112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