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域名解析的配网终端通信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4350.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30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侍文博;应站煌;郑晓庆;方正;李永亮;关儒雅;刘贺;陈玉峰;王龙洋;高建琨;吕志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12/2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史萌杨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域名解析 终端 通信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域名解析的配网终端通信测试系统及方法,在配网仿真主站上搭建域名解析客户端,将配网仿真主站变化的IP地址映射为固定的域名,使配网终端通过动态域名解析服务能知晓配网仿真主站当前的IP地址,并通过该配网仿真主站当前的IP地址快速连接至配网仿真主站,实现了配网仿真主站和配网终端的端到端直连的通信,相比于现有的采用转发代理的方法具有延时小、可靠性高等优点。该系统搭建便捷、成本低,可以实现配网业务的功能测试,为配电业务产品的开发调试解决了难题。无线公网进行数据交互,服务搭建便捷,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域名解析的配网终端通信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客户数量逐步增长,导致电力负荷大大增加,配电网布局变得越来越复杂,配电网故障概率大大增加,现有的配电网运行维护难以适应结构复杂的配电网业务。随着泛在电力物联网和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业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以应对不断复杂化的配电网业务环境,其中无线公网的通信环境能满足配电网大量业务运行需求,而且还具有投资小、施工速度快、能快速建立通信等优点,同时其配套的配网终端产品也不断涌现出来,如配电自动换站所终端(DTU)、馈线终端(FTU)、配电变压器检测终端(TTU)等。
配网终端需要作为客户端,通过无线公网通信模块拨号接入到运营商公共网络中,再进一步连接到配网仿真主站服务器。但是部署具有固定公网IP地址的配网仿真主站代价太大,并且无线公网通信模块每次拨号后获得的公网IP地址都是变化的,导致无线配网终端和配网仿真主站之间难以建立稳定的通信连接,配网终端的无线功能测试难度随之增大。而且,现实中大多数厂家只能通过ping命令来测试无线通信链路,但该种方式无法承载配电业务,无线通信模块功能只能现场测试,无法进行实际业务测试,增加研发成本,难以测试配网终端无线功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为了解决该问题,申请公布号为CN10986187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基于云服务的配网终端无线公网通信测试系统,该系统需要在云服务器上搭建数据转发服务,并且需要配网终端、配网仿真主站分别与云服务器建立TCP连接,云服务器对两端数据进行代理转发功能。此时,配网仿真主站与配网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间接的,增加了数据转发产生的时延,而且数据传输速率受云武器带宽影响,使得配网仿真主站与配网终端之间数据交互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域名解析的配网终端通信测试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配网仿真主站与配网终端之间通过云服务器对两端数据进行代理转发时造成的数据传输时延大、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动态域名解析的配网终端通信测试系统,包括配网仿真主站、动态域名解析客户端和动态域名解析服务器;所述配网仿真主站包括用于与待测的配网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一接口;所述动态域名解析客户端搭建在所述配网仿真主站上,与动态域名解析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实现向动态域名解析服务器所申请的域名的绑定,并将配网仿真主站的IP地址实时更新至所述域名下;所述动态域名解析服务器包括用于与待测的配网终端进行通信的第二接口,用于在接收到待测的配网终端的域名解析请求时,对所述域名进行解析以得到配网仿真主站当前的IP地址并返回给待测的配网终端,使待测的配网终端根据所述配网仿真主站当前的IP地址与配网仿真主站建立连接,进行数据交互,实现通信测试。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动态域名解析的配网终端通信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许继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许继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4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