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变流器用中间过渡端子在审
申请号: | 201910971208.0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9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湘漪;刘佳;张强强;郑旭阳;刘谆;刘雄;金春羽;刘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16 | 分类号: | H01R9/16;H01R9/28;H02M1/00;H02G3/0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李晓娟 |
地址: | 044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变流器 中间 过渡 端子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变流器用高压线缆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轨道交通变流器用中间过渡端子。包括绝缘底板、多个连接铜排以及多个接线端子,多个连接铜排沿绝缘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布于绝缘底板,每个连接铜排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与所有连接孔相对应的绝缘底板上开设有一一对应的连接槽,每个连接槽内均安装有螺柱,线束的接线处穿置于接线端子内,接线端子上开设有与任意连接孔相对应的安装孔;至少一个螺柱的柱体依次穿入连接铜排的连接孔后继续穿入接线端子的安装孔内并通过螺母垫圈组件紧固连接,每个连接铜排上至少有两个接线端子。本发明节省了变流柜内高压线缆安装空间,也满足了高压线缆输出的电气特性,提高电气连接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变流器用高压线缆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轨道交通变流器用中间过渡端子。
背景技术
近年来,轨道交通领域动车组及机车趋于轻量化、小型化,变流柜作为动车组及机车整车装配的重要电器部件,整车对变流器的设计也提出了轻量化、小型化、高效化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因此,轨道交通领域变流器的在整体布局、器件布置、电气装配等设计上即要考虑空间的紧凑,又要满足电气性能的设计要求。于此设计背景下,应用于变流器内能够节省设计空间的相关设计发明尤为重要。
现有动车组及机车变流器中,功率模块是变流柜中实现交-直交变换的重要器件,其输入输出通常为高压大电流,为保证功率模块电气性能的可靠输出,一般根据产品输出电压及电流等级的需求选用120-150平方之间的线缆连接,且根据设计需要及功率模块的数量不一,模块的后侧电连接板上通常连接若干根较大线径的电缆,通过电缆的输出与对外接口装置进行电气连接,以满足变流器的输出电气特性,实现变流器整体功能。但是现有功率模块的安装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现有技术中的功率模块安装后,其后端有较大的空间富裕,能够满足多根线缆到输出电气端子的走形,一旦变流柜的空间有限,则没有相对宽裕的空间用来安装多根线缆,且与目前变流器的小型化设计要求相矛盾;
2.通常高压线缆是通过和功率模块的电连接板与对外输出接口装置进行连接的,由于轨道交通标准用线缆有特殊的材料要求,其线缆的硬度偏大,折弯半径较小,安装较多数量的线缆后,如果与对外输出端子连接的距离较大,必然会对功率模块的电连接板有机械拉扯,影响电连接板和功率模块的安装贴合及安装误差纠正,且较多高压线缆密集排布容易造成线缆磨损;
3.现有技术的实施,在工艺上通常需要将高压线缆与功率模块的电连接板连接之后,再行安装于变流器内,工艺实施上较为复杂,不利于安装的便捷性,且带有线缆连接的连接板不易固定,影响安装效率;
4.功率模块的电连接板上有大量输出线缆与对外端子连接,不利于维修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功率模块的安装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变流器用中间过渡端子。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轨道交通变流器用中间过渡端子,包括绝缘底板、多个连接铜排以及多个接线端子,
多个连接铜排沿绝缘底板的长度方向排布于绝缘底板,
每个连接铜排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与所有连接孔相对应的绝缘底板上开设有一一对应的连接槽,每个连接槽内均安装有螺柱,线束的接线处穿置于接线端子内,接线端子上开设有与任意连接孔相对应的安装孔;
至少一个螺柱的柱体依次穿入连接铜排的连接孔后继续穿入接线端子的安装孔内并通过螺母垫圈组件紧固连接,每个连接铜排上至少有两个接线端子。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有的接线端子并排或/和交错排布于绝缘底板上。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至少一个连接铜排的背部与绝缘底板之间设有呈L型或U型的绝缘隔板,绝缘隔板上与螺柱相对应的开设有允许螺柱穿过的通孔,绝缘隔板的边部能够使该连接铜排与相邻连接铜排隔绝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71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