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拔罐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60246.6 | 申请日: | 2019-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3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游瑞煌;黄贵明;王飞;张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斐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杨乐兵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拔罐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控制器获取拔罐参数,拔罐参数包括最大负压P0、预设系数a、预设系数b、时长t1和时长t2;控制器控制气泵对智能拔罐的罐体抽气至罐体内的负压达到第一负压P1,并在第一负压P1基础上进行时长t1的压力抖动;控制器控制气泵对罐体进行抽气使罐体内负压达到最大负压P0并保持时长t2;控制器控制气泵将罐体放气至负压0;其中,第一负压P1由最大负压P0乘以预设系数a所确定,预设系数a介于0.3‑0.95。本发明能够提高拔罐效果并避免皮肤表皮出现水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理疗保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拔罐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拔火罐又称拔罐,是以罐体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选择一些经络所过或经气聚集的部位,利用负压使罐体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也广泛运用在临床中。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6870967公开一种智能拔罐的控制方法,基于智能拔罐,所述智能拔罐包括拔罐本体、设置在拔罐本体内的电池、真空泵、压力传感器、放气阀和包含CPU的控制板,所述电池、真空泵、压力传 感器、放气阀与控制板相连,包括以下步骤:A、启动真空泵,CPU检测压力传感器,判断罐内负压达到设定值P1时,停止真空泵工作;B、维持时间T1; C、CPU启动放气阀并检测压力传感器,判断罐内负压降至设定值P2时,关闭放气阀;D、维持时间T2;E、重复步骤A~D,直至留罐时间到,启动放气阀将罐内负压值降低至特定值P3,关闭放气阀,声音提示,3分钟无操作,CPU启动放气阀,负压降至0,关机;CPU内设置有罐内负压设定值P1、P2、特定值P3,时间T1、T2,留罐时间。该技术方案由于启动拔罐后立马使拔罐内的负压在短时间达到最大负压P1,身体皮肤因突然所承受的较大负压表现出不适用,从而容易导致拔罐内的皮肤表皮出现水泡;若是为了避免表皮出现水泡则需要选择较小的最大负压P1,但较小的最大负压P1却因负压过小对罐体所吸附体表深处的刺激有限从而拔罐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提高拔罐效果并避免皮肤表皮出现水泡的智能拔罐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智能拔罐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器获取拔罐参数,拔罐参数包括最大负压P0、预设系数a、预设系数b、时长t1和时长t2;
控制器控制气泵对智能拔罐的罐体抽气至罐体内的负压达到第一负压P1,并在第一负压P1基础上进行时长t1的压力抖动;
控制器控制气泵对罐体进行抽气使罐体内负压达到最大负压P0,使罐体吸附在肌肤上保持时长t2;
控制器控制气泵将罐体放气至负压0;
其中,时长t3预设在拔罐参数之中,第一负压P1由最大负压P0乘以预设系数a所确定,预设系数a介于0.3-0.95。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时长t2内,每当罐体内负压达到最大负压P0并保持预设的时间t21时,控制气泵对罐体放气使罐体内负压降到预设的第二负压P2,并在第二负压P2基础上进行压力抖动,压力抖动的持续时间为预设的时长t22,并在压力抖动结束后,又控制气泵对罐体充气使罐体内负压回到最大负压P0。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罐体放气至负压0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控制器控制气泵对罐体进行放气使罐体内负压从最大负压P0降低至第三负压P3时,在第三负压P3基础上进行时长t3的压力抖动;其中,第三负压P3由最大负压P0乘以预设系数b所确定,预设系数b介于0.3-0.90。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系数a为0.4-0.7,预设系数b为0.4-0.8。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系数b与预设系数a不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斐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斐瑞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602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