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应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61566.9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7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孙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禹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4 | 分类号: | C09J7/24;C09J195/00;C09J109/06;C09J153/02;C09J163/00;C09J11/04;C08L23/08;C08L23/20;C08L23/16;C08L23/12;C08L23/28;C08K9/04;C08K3/26;C08K3/3 |
代理公司: | 南宁新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9 | 代理人: | 卢萍 |
地址: | 5301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倍粘型 高分子 防水 卷材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防水卷材技术领域。该防水卷材是通过涂油对辊在高强韧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胎基增强层上涂覆反应粘型的改性沥青反应粘胶,然后在改性沥青反应粘胶层上覆以防粘隔离膜制成。改性沥青反应粘胶由以下原料制成:90#石油沥青,SBR橡胶,SIS热塑性橡胶,环氧树脂粉末,环烷基橡胶油,活性增粘树脂,增塑剂,抗氧化剂,交联剂,交联促进剂,无机填料;活性增粘树脂为增粘树脂增粘树脂JT‑260、烷基酚乙炔增粘树脂、C5石油树脂混合组成。本发明通过限定橡胶改性剂的种类和比例,并针对性地添加活性增粘树脂,来改进其初粘性和持粘性,从而达到更优异的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地铁、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主要防水组成材料可分为沥青防水材料、高聚物改性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大类。传统的沥青防水卷材是在基胎(如原纸、纤维织物)上浸涂沥青后,再在表面撒布粉状或片状的隔离材料而制成的可卷曲片状防水材料,因此,传统沥青防水材料使用寿命短,化学稳定性差,且防水效果不理想。随着沥青防水卷材或带织物层的高分子片材的出现,由于其可以工业化生产,使用方便,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楼房顶层天面、地铁天面和堤坝涵闸顶面的施工,将改性沥青卷材带有粘合剂的一面直接粘贴到混凝土表面就达到防水的目的。
目前,防水效果较为理想的防水卷材是通过改性沥青和交联剂混合产生化学交联和物理卯榫作用来增强防水卷材与混凝土基面的粘结作用力,提升防水的效果,这种防水卷材能在潮湿基面上进行铺贴,增加了施工的便利性。但是,目前的反应粘结湿铺高分子防水卷材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反应粘防水卷材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揭去表面隔离膜,露出反应粘胶料,然后再与基层进行粘接,形成一层防水层。但是在基层不平整、表面有浮灰、基层潮湿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会出现反应粘防水卷材与基层粘接不牢,易形成空鼓现象,相当于施工后卷材从基层上剥离下来后的界面脱离,不能在施工基层上留下改性沥青料,从而影响防水效果。因此,本发明通过研制一种具有更好的初粘性、持粘性的反应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反应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防水卷材在反应粘沥青胶料制备过程中,通过限定橡胶改性剂的种类和比例,并针对性地添加活性增粘树脂,来改进其初粘性,以及赋予该防水卷材在使用过程中持久的高粘性,从而达到更优异的防水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应倍粘型高分子防水卷材,是通过涂油对辊在高强韧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胎基增强层的一侧或两侧涂覆反应粘型的改性沥青反应粘胶,形成改性沥青反应粘胶层,然后在改性沥青反应粘胶层上覆以防粘隔离膜制成:
所述改性沥青反应粘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90#石油沥青45~65份,SBR橡胶4~8份,SIS热塑性橡胶3~6份,环氧树脂粉末2~5份,环烷基橡胶油8~12份,活性增粘树脂3~6份,增塑剂3-5份,抗氧化剂0.5~1份,交联剂0.8~2份,交联促进剂0.2~0.6份,无机填料20~30份;其中,所述活性增粘树脂为增粘树脂JT-260、烷基酚乙炔增粘树脂、C5石油树脂按照质量比为1:1:3~5混合组成。
本发明中,更优地,所述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分子量为10,000~100,000的聚异丁烯5~10份、分子量为1000~3500的乙烯和辛烯的共聚物20~30份、乙丙橡胶3~6份、改性聚丙烯10~25份、抗氧剂1.2~2.0份、抗老化剂1.0~2.0份、软化剂1~3份、填充料20~30份;其中,所述填充料为质量比为1~3:6的轻质碳酸钙和膨润土混合改性后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禹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禹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61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贴生产工艺
- 下一篇:耐高温丙烯酸酯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