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孔锂离子盖板及其摇椅式注液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6200.3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6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江长清;马卫;张天赐;陆玉明;杨梢;孙伟兵;陈刚;华诚;王宇;梁根兴;陈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 锂离子 双孔 注液孔 注液 锂离子电池 注液装置 极芯 摇椅 电池 锂离子电池本体 单支电池 盖板两端 工艺制备 焊接固定 化成分容 快速注液 异常现象 真空状态 正负极耳 分流排 焊接位 下进液 注液杯 产气 电芯 多向 双注 液孔 溢液 排气 浸润 | ||
1.一种双孔锂离子盖板,它包括分别设置在盖板两端的第一注液孔、第二注液孔,每个所述注液孔均位于锂离子电池A极芯与B极芯r角的上方;所述盖板上还设有用于与正负极耳固定连接的焊接位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孔锂离子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材质为铝板,型号是AL3003。
3.一种摇椅式注液装置,它包括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双孔锂离子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锂离子电池本体上端的正负极耳焊接,所述盖板上的每个注液孔均连接一个注液杯的一端,每个所述注液杯的另一端与注液管、中心活动导杆及导气管并联,每根所述导气管连接两条支路,一条支路上设有加压阀,另一条支路上设有减压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摇椅式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注液杯底端设有用于与注液孔密封相连的注液嘴及V字形密封块。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3~4中任意一项所述摇椅式注液装置进行注液,它包括根据不同型号电池的吸液量,采用如下三种注液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只加压不抽真空:注液时通过其中一个注液杯的加压阀输入正压,另一个注液杯的导气管与外界大气相通;
或者只抽真空不加压:注液时其中一个注液杯的导气管与外界大气相通,另一个注液杯通过减压阀使锂离子电池本体内部处于负压状态;
或者边加压边抽真空:注液时通过其中一个注液杯的加压阀输入正压,且通过另一个注液杯的减压阀使锂离子电池本体内部处于负压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摇椅式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具体过程:
1)抽真空检测整个注液装置的气密性是否合格,若保压后真空度变化,通过注液管向注液杯内注入电解液;中心活动导杆抬起复位,位于注液杯底端注液嘴内的V字型密封块产生位移,内部负压使电解液分别流入A极芯顶部、B极芯顶部及沿A极芯R角、B电芯R角流入电池底部;电解液流入55~65%;
2)通过其中一个注液杯的加压阀输入正压,且通过另一个注液杯的减压阀使锂离子电池本体内部处于负压状态,使余下电解液流入锂离子电池本体内,再反向交替循环操作注液杯的加压阀和减压阀,至注液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摇椅式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液完成后,注液嘴有残液,通过其中一个注液杯的加压阀输入正压,另一个注液杯的导气管与外界大气相通,将残液吹入锂离子电池本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摇椅式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液完成后在化成分容时,打开每个注液杯的减压阀抽真空排气。
9.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摇椅式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导气管的减压阀还连接声光报警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锂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62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撞装置的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