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16136.0 申请日: 2019-06-14
公开(公告)号: CN110140582A 公开(公告)日: 2019-08-20
发明(设计)人: 刘胜群;宋凤斌;齐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22/60;A01G13/0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代理人: 侯静
地址: 130102 吉林省***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蒲公英 玫瑰 退耕还林 栽培 间作 杂草 空间结构 预处理 肥水管理 高效利用 劳动成本 田间管理 优质种苗 透光 草帘 定苗 行距 覆盖 移栽 整地 经济作物 浇水 通风 水土流失 自然资源 裸露 互补性 林地 田间 生长 配置 群体 优化 种植 土地
【说明书】:

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本发明涉及用于退耕还林地的经济作物栽培方法领域。本发明要解决多季玫瑰下方裸露的土地杂草较多,增加劳动成本的技术问题。方法:选地,秋整地,优质种苗、种子的选择及预处理,适时移栽多季玫瑰,种植蒲公英,覆盖草帘,及时浇水,田间管理,蒲公英定苗,肥水管理。发明基于利用多季玫瑰和矮生蒲公英群体在空间结构上的互补性,优化行距配置,便于通风透光,充分利用田间光线,实现对光、热等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其次可以利用蒲公英对地面的覆盖,减少多季玫瑰林下杂草的生长,在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栽培方法用于退耕还林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退耕还林地的经济作物栽培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退耕还林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因此需要针对退耕还林地块选择合适的树种和栽植方式,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预防水土流失。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它不仅含有植物的一般营养成分,还含有较高的Vc、胡萝卜素及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K、Ca、Mg、Na、P、Fe、Ze、Mn、Cu等,营养价值很高。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野菜。不仅如此,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具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蒲公英有效成分复杂、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成分,临床应用范围广。蒲公英始载于《唐本草》,全草入药。因此,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蒲公英在我国分布广泛,耐寒耐阴性强。

多季红玫瑰也叫四季玫瑰,为蔷薇属多年生落叶灌木,丛生。多季玫瑰属于重瓣红玫瑰品种,株高1.2-1.6米,冠幅1.2-1.5米,多季玫瑰具有抗(耐)性强的特点,能耐重盐碱、耐高寒、极耐干旱、耐瘠薄、且抗病虫害等。因此,多季玫瑰栽植易于成活。

多季玫瑰是集观赏、食用于一体的经济作物。多季玫瑰的二年生无性繁殖苗定植后,当年即少量开花,花为紫红色,花蕊黄色,香气浓郁甜美,花朵大而花瓣繁密。多季玫瑰产花量高、出油率高且油质好。是集药用、食用、美容、化工、绿化于一体的灌木花卉。因此多季玫瑰不仅利于美化环境,还可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中医认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

由于多季玫瑰为灌木,每公顷栽植密度为7500~9000株,因此,多季玫瑰的林下面积较大。目前,多季玫瑰的种植,行距多为1.0~1.5m,且多为单作。这样的单作方式,土地利用率较低,且多季玫瑰下方裸露的土地,多为杂草较多,需要定期除草,这严重制约了农业光、热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且增加了劳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目前多季玫瑰下方裸露的土地杂草较多,增加劳动成本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

一种用于退耕还林的多季玫瑰与蒲公英间作的栽培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选择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地块;其中地块为壤土或沙壤土;

二、在秋季将地块进行深翻整地,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600~800kg/亩,在春季,旋耕作业,制作地垄,南北垄向,垄面平整,土壤细碎;

三、选择2~3年的多季玫瑰苗,去掉病枝、残枝,地下根系保留10~12cm,获得待栽多季玫瑰苗;

四、选择品种优良、抗病性强的蒲公英种子,采用温度为40~45℃的温水浸泡5~5.5h,获得待播蒲公英种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16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