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团矿冷却废气回收利用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485412.1 | 申请日: | 201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79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郑绥旭;邢守正;吴增福;张绍林;吴天月;李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6 | 分类号: | C22B1/26;C22B1/20;C22B1/216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林治锦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团矿 冷却 废气 回收 利用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团矿冷却废气回收利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链箅机、链箅机上罩及其风箱、回转窑、环冷机、环冷机上罩及其风箱、冷却风机、鼓干风机、管道和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冷机三冷段上罩、四冷段上罩连通为冷却后段上罩,所述的冷却后段上罩与冷却废气温度调节系统连接;所述的冷却废气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排气管Ⅰ、排气管Ⅱ、排气管Ⅲ、调节阀Ⅰ、调节阀Ⅱ、冷却废气回风总管、三根冷却废气回风支管和调节阀Ⅲ。本发明的优点是:将球团矿冷却环节的废气全部回收利用,减少热损失,降低系统能耗,提供了废气温度调节手段,可向链箅机和回转窑提供温度适宜的热气流作为热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工业球团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团矿冷却废气回收利用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链箅机-回转窑-环冷机工艺是铁矿球团生产的主要生产工艺之一。
在链箅机上,对生球进行热处理,通过热气流与料层间进行错流换热完成生球的干燥和预热过程。按照传统热风流程,根据热气流温度和穿过料层的方式将链箅机分为四段,沿物料前进方向依次为鼓风干燥段、抽风干燥段、预热一段和预热二段。链箅机各段需要的热气流温度,是根据球团试验结果确定的。
鼓风干燥是在链箅机上对生球进行处理的第一道工序,用于鼓风干燥的热源是来自环冷机三冷段上罩的冷却废气(以下简称“三冷段废气”),自下而上的热气流通过生球料层,初步脱除生球水分。
抽风干燥是在链箅机上对生球进行处理的第二道工序,用于抽风干燥的热源是来自链箅机回热风机的热烟气(以下简称“回热风”),自上而下的热气流通过生球料层,脱除生球水分。
预热一段是链箅机上的过渡环节,预热一段的热源是来自环冷机二冷段上罩的热废气(以下简称“二冷段废气”),自上而下的热气流通过生球料层,将生球剩余水分全部脱除,并将干球加热使其根据需要升温。
预热二段是在链箅机上对生球进行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来自回转窑的热烟气自上而下穿过料层,将干球在适宜温度下预热一定的时间,使干球强度满足入窑的要求,穿过料层的烟气作为“回热风”,由回热风机送往抽风干燥段上罩作为热源。
经过干燥、预热过程,生球完成脱水、升温过程,具备一定强度的球团进入回转窑,在窑内完成球团的焙烧过程,经过焙烧后的高温球团矿从回转窑卸入环冷机。
在环冷机上,完成球团矿的冷却过程。按照传统热风流程,将环冷机分为三段或四段,沿物料前进方向依次为一冷段、二冷段、三冷段和四冷段,各段均设有冷却风机,将常温空气鼓入环冷机风箱,自下而上穿过料层,对球团矿进行冷却。一冷段上罩的热废气(以下简称“一冷段废气”)进入回转窑作为“二次风”,二冷段废气去往链箅机预热一段上罩作为热源,三冷段废气经鼓干风机鼓入链箅机鼓风干燥段风箱作为干燥热源,如果有四冷段,四冷段上罩的热废气直接排放。
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原料条件、环境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环冷机各段的热废气温度与预期不符的情况,与链箅机各段需要的温度会有一定的差距。
在环冷机三冷段废气温度偏高时,直接作为干燥介质可能会使生球产生裂纹,需要在鼓干风机前兑入冷风降温后使用;在环冷机三冷段废气温度偏低时,需要通过兑入热风或辅助供热来使三冷段废气升温,否则不能满足鼓风干燥的需要,无法达到预期的鼓风干燥效果,将影响链箅机上生球的进一步脱水和升温过程。
在环冷机二冷段废气温度偏低时,链箅机预热一段热量不足,需要通过兑入热风或辅助供热来使二冷段废气升温,否则不能满足链箅机预热一段球团升温的需要,将影响干球预热的效果。
在环冷机一冷段废气温度偏低时,回转窑“二次风”温度偏低,需要回转窑主燃烧器燃烧更多的燃料,才能保证窑内的焙烧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4854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