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小油雾形成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回油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7838.7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30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符胜蛟;马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水安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1/06 | 分类号: | F03B11/06;F03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晓媛 |
地址: | 418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油箱 回油管 输出油泵 润滑油 腔体 腔体内部 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回油管口 减小 油雾 轴承 导热材料 低压油泵 高压油泵 管路设置 快速散热 腔体结构 移动路径 出油管 弯折的 过热 密闭 紊乱 | ||
1.一种用于减小油雾形成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回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箱包括回油箱腔体、输出油泵以及回油管;所述回油箱腔体为密闭的腔体结构,所述输出油泵设置在所述回油箱腔体上,所述输出油泵的出油管深入到回油箱腔体内部;所述回油管包括回油管口以及回油管管路,所述回油管口设置在所述回油箱腔体的上,所述回油管管路设置在所述回油箱腔体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油雾形成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回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油泵包括若干低压油泵和若干高压油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减油雾形成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回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油泵包括低压油泵泵体和低压油泵出油管,所述低压油泵泵体设置在所述回油箱腔体顶部,所述低压油泵出油管伸入所述回油箱腔体内部,其中,所述低压油泵出油管的端口处浸入回油箱腔体内部的常规液位以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油雾形成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回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油泵包括高压泵泵体、高压油泵出油管以及溢流管;所述高压油泵设置在所述回油箱腔体的侧下方,所述高压油泵出油管申入所述回油箱腔体内部,所述低压油泵出油管端口处浸入回油箱腔体内部的常规液位以下;所述高压油泵内设置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出油端设置在所述回油箱腔体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油雾形成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回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包括回油管口以及与回油管口相连接的回油管管路,所述回油管管口设置成连接法兰,其中,法兰盘设置在回油箱腔体的外部,管口申入到回油箱腔体内部,所述回油管口与所述回油箱腔体固定连接;所述回油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回油管口处,另一端为出油端;所述回油管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回油箱腔体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油雾形成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回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为“S”型管,包括:第一回油直管、第一弯折部、第二回油直管、第二弯折部、第三回油直管、第三弯折部、以及回油出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油雾形成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回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管的连接顺序依次为:第一回油直管、第一弯折部、第二回油直管、第二弯折部、第三回油直管、第三弯折部、回油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弯折弧度为180°,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弧度为180°,所述第三弯折部的弯折弧度为9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油雾形成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回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与第三弯折部在空间上呈45°夹角。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油雾形成的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轴承回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第三回油直管上,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第二回油直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水安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广水安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78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雨水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冲击式制能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