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性锌锰电池及电池钢壳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6949.6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4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忻琳浩;周时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光华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3151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筒 拉伸区 拉伸 下段 预设 电池钢壳 电池 壁厚 变薄 碱性锌锰电池 拉伸工序 生产工艺 成型 板材成型 变薄拉伸 成型过程 成型拉伸 电池筒身 成型区 配对 制备 胴身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钢壳的生产工艺,包括多次拉伸电池板材成型至第一预设内径和第一预设高度的第一电池筒的普通拉伸工序。拉伸第一电池筒至第二预设内径和第二预设高度的第二电池筒的变薄拉伸工序,第二电池筒包括上段拉伸区和下段拉伸区,下段拉伸区的壁厚小于电池板材的壁厚。拉伸第二电池筒的上段拉伸区至上段成型区,拉伸第二电池筒的下段拉伸区至电池胴身,制备成型后的电池筒身的成型拉伸工序。通过对电池板材的多次拉伸,经一次变薄工序即可进入成型,减少了对电池筒变薄部位的拉伸工序,可避免对变薄的下段拉伸区壁厚进行配对调整,减少发生问题的几率,提高电池钢壳成型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碱性锌锰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碱性锌锰电池及电池钢壳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碱性锌锰电池是以锌为负极,二氧化锰为正极,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为电解质,采取反极式结构制成的电池。
目前,碱性锌锰电池的电池钢壳采用多工位连续拉伸冲制的方法成型,拉伸工艺采用变薄拉伸工艺,为通过设计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小于拉伸材料的厚度,从而强行将厚料挤压拉伸成薄料的工艺。
如图1-1至图1-5所示,图1-1为电池钢壳第一道普通拉伸后结构示意图;图1-2为电池钢壳第二道普通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电池钢壳变薄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电池钢壳薄壁部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电池钢壳成型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所示为电池钢壳的普通拉伸工位,该过程电池钢壳通体壁厚与钢壳原板材厚度一致;图1-3所示为电池钢壳的变薄拉伸工位,电池钢壳分为上段拉伸区1`和下段拉伸区2`,上段拉伸区1`的壁厚与钢壳原板材厚度一致,而下段拉伸区2`为壁厚变薄段,该段壁厚拉伸后小于钢壳原板材的厚度,其底部的壁厚仍与钢壳原板材厚度一致;图1-4所示为薄壁部拉伸工位,该工位仅对下段拉伸区2`拉伸形成薄壁拉伸区3`,该段的底部仍与钢壳原板材厚度一致;图1-5所示为电池钢壳胴身成型拉伸工位,该工位对薄壁拉伸区3`继续拉伸形成钢壳胴身,而薄壁拉伸区3`的底部及其余部位的厚度仍与钢壳原板材的厚度一致。
变薄工序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影响材料性能,导致变薄拉伸成型过程总,电池钢壳在材料性能上或多或少会变化,因此在钢壳胴身成型之前,后续经过的拉伸工序越多就不利于成型,如薄壁部拉伸工位中,就存在增加故障的几率。
如现有工艺中,电池钢壳变薄拉伸工位后,经薄壁部拉伸工位和成型拉伸工位,3个工位成型钢壳的壁厚需相互协调,由其需要控制薄壁部拉伸工位的厚度,导致电池钢壳的壁厚调节配对过程增加,发生问题(电池钢壳拉毛)的几率增加。
因此,如何提高电池钢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钢壳的生产工艺,以提高电池钢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碱性锌锰电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钢壳的生产工艺,用于电池筒身的制备,包括步骤:
1)普通拉伸工序,包括多次拉伸电池板材成型至第一预设内径和第一预设高度的第一电池筒;
2)变薄拉伸工序,拉伸所述第一电池筒至第二预设内径和第二预设高度的第二电池筒,所述第二电池筒包括上段拉伸区和下段拉伸区,所述下段拉伸区的壁厚小于所述电池板材的壁厚;
3)成型拉伸工序,拉伸所述第二电池筒的上段拉伸区至上段成型区,拉伸所述第二电池筒的下段拉伸区至电池胴身,制备成型后的电池筒身。
优选地,在上述电池钢壳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第一电池筒的通体壁厚与所述电池板材的厚度差值位于第一预定误差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光华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光华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69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