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充电加热系统及电池充电加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6819.2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2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蒋振康;罗秋芬;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湖北联硕动力电池技术服务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35;H01M10/6562;H01M10/6571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1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充电 电池模组 电量 电池 加热 加热系统 预设 充电 电池管理系统 电池使用寿命 充电操作 充电过程 加热操作 检测电池 切换组件 选择操作 充电机 加热板 散热 模组 损伤 检测 保证 | ||
1.一种电池充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机、电池模组、加热充电切换组件、电池管理系统、加热板、隔热板及隔热板驱动气缸,所述充电机与所述加热充电切换组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所述加热充电切换组件与所述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及所述加热板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电池模组及所述隔热板驱动气缸连接,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加热板抵接,所述隔热板驱动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隔热板固定连接所述充电机用于提供充电的能源及加热的能源,所述加热充电切换组件用于实现电池加热和电池充电模式的切换,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检测所述电池模组的数据并控制所述加热充电切换组件进行加热及充电的切换,所述加热板与所述电池模组贴合,所述加热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导热孔,所述隔热板上设有若干第二导热孔,所述隔热板驱动气缸的活动端收缩到最小状态时,所述第二导热孔与所述第一导热孔重合,所述隔热板驱动气缸的活动端伸长到最大状态时,所述隔热板将所述所述第一导热孔挡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充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充电切换组件包括主熔断器、主继电器、加热熔断器、加热继电器,所述主熔断器一端与所述充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继电器的一端、所述加热熔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主继电器另一端与所述电池模组连接,所述加热熔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加热继电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继电器与所述加热板连接,所述主继电器、所述加热继电器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充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充电切换组件还包括一分流器,所述分流器一端与所述主熔断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继电器的一端、所述加热熔断器的一端及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充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为PTC加热片,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端面及顶部端面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充电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与所述加热板远离所述电池模组的一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电池充电加热系统采用的电池充电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充电连接;
S2,检测电池模组的温度及电池模组的电量,根据电池模组的温度及电池模组的电量选择操作方式,所述操作方式包括加热操作、充电操作及散热操作;
S3,当电池温度低于第一预设温度及电池模组的电量低于最大电量,进行加热操作;
S4,当电池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及电池模组的电量低于最大电量,进行充电操作;
S5,当电池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进行散热操作。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充电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S6,当电池模组的电量等于最大电量,则断开主继电器,停止充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充电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S31、电池管理系统确认执行加热操作;
S32、电池管理系统闭合加热继电器;
S33、电池管理系统控制隔热板驱动气缸处于伸长状态;
S34、重复步骤S2。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充电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包括:
S41、电池管理系统确认执行充电操作;
S42、电池管理系统断开加热继电器;
S43、电池管理系统闭合主继电器;
S44、重复步骤S2。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充电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包括:
S51、电池管理系统确认执行散热操作;
S52、电池管理系统断开加热继电器;
S53、电池管理系统断开主继电器;
S54、电池管理系统控制隔热板驱动气缸处于收缩状态;
S55、重复步骤S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湖北联硕动力电池技术服务企业(有限合伙),未经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湖北联硕动力电池技术服务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681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