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式光热电站回路性能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365732.3 | 申请日: | 2019-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0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卢智恒;徐海卫;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良龙腾光热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F24S40/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条 测试回路 检测系统 传感器系统 控制系统 光热 性能检测系统 电站 测量装置 发送控制 回路隔离 性能检测 分析槽 可移动 预热 接线 排空 种槽 冷却 测量 聚焦 测试 膨胀 进出口 跟踪 监控 | ||
1.一种槽式光热电站回路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系统通过管道与单条测试回路(16)连接,单条测试回路(16)与其它回路隔离,所述检测系统均安装在箱体(14)内,并且为可移动的,包括:
HTF系统(1);
控制系统(2);以及
传感器系统(3);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2)通过控制接线向所述HTF系统(1)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HTF系统(1)完成所述检测系统内及所述单条测试回路(16)中HTF的循环;
所述传感器系统(3)的测量装置设置在系统内的管道上,用于测量单条测试回路(16)的流量及进出口温度,用于分析所述槽式光热电站单条回路的性能,同时对检测系统内各设备进行监控,从而使检测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式光热电站回路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系统(4),所述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系统(4)连接到膨胀罐(7)、冷却系统(6)、回路预热系统以及检测系统管道,用于密封HTF系统(1),维持所连接膨胀罐(7)、冷却系统(6)、回路预热系统、循环泵(5)、管道系统(15)以及单条测试回路(16)的压力以及向单条测试回路(16)注入或排空HT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槽式光热电站回路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系统(4)包括一个或多个气瓶,每个所述气瓶配备一个单独的阀门,气瓶在所述性能检测系统上竖直向上放置,并放置于箱体(14)之中或箱体(14)之外靠近箱体(14)处,每个气瓶还设有单独的压力调节器,并且配有止回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槽式光热电站回路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4)内设置气瓶隔热保温柜,并在所述气瓶隔热保温柜外侧设置第一电加热器(10-1)以加热气瓶隔热保温柜,从而保证气瓶表面温度达到最低要求,所述箱体(14)上方具有水平横梁,所述水平横梁上设置滑轮,滑轮上安装手动链式提升机,将气瓶从地面提升到所述性能检测系统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式光热电站回路性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HTF系统(1)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循环泵(5)、膨胀罐(7)、冷却系统(6)以及第二电加热器(10-2);其中:
循环泵(5)用于驱动槽式光热电站回路性能检测系统及单条测试回路(16)中HTF的循环,所述循环泵(5)实时提供所需的流量和压差;
所述膨胀罐(7)用于存储测试用的HTF以及在HTF受热膨胀时吸收体积膨胀量,膨胀罐(7)水平安装,并与压缩空气或惰性气体系统(4)相连以保持系统的压力范围;
所述冷却系统(6)为空冷器或水冷器,用于耗散单条测试回路(16)所收集的热量,通过调整所述空冷器的风扇转速或所述水冷器的冷水流量达到调整散热量的目的以使出口温度达到设定要求;
所述第二电加热器(10-2),设置在所述HTF系统的管道(1)上,所述第二电加热器(10-2)采用热电阻形式,所述热电阻的电阻值与HTF特性和管道散热特性相关,第二电加热器(10-2)用于将HTF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合适区间,所述第二电加热器(10-2)包含仪表以保证其在相应数据表中所示的运行范围内正确运行,所述仪表包括温度探头作为安全元件,所述第二电加热器(10-2)还包括具有控制板的加热组,所述控制板允许接收来自温度探头的信号,所述温度探头用于测量所述HTF系统(1)内测量点的温度,所述温度探头控制热电阻在正常运行下的启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良龙腾光热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双良龙腾光热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3657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